第11章 11

小说:旧时雪 作者:木甜

桑悦日记:「外婆家马上要动迁了,弄堂里的大家都很高兴,只有我一点都不想搬走。这里虽然又旧又小,洗澡不方便,上厕所不方便,睡觉都要挤在一起,但每个角落都有特别的回忆,好像哪里都能玩上半天、介绍半天,讲也讲不完。这可能就是书本上描述的,所谓贫瘠却生动的童年。

我不是舍不得搬走,我是还不想长大。」

桑悦外公去世后,罗敏带着她女儿住进了外婆家。她的外国丈夫还在国外,公司一直传要外派他到上海来,加上女儿已经五岁,考虑到以后想回国念书的问题,也要提前了解一下情况,应当暂时不会回去。

家里少了个人,又多了两个人。

桑悦不再和外婆一起睡,而是跟着罗英一起从阁楼搬到了楼下,睡沙发床,阁楼的大床让给了罗敏和她女儿。

罗敏女儿是外籍,有中文名,但她在国外的环境下长大,还没有习惯别人叫她的中文名字,家里人就跟着一起喊她的音译昵称“萨萨”。

萨萨是混血儿,罗敏本来就是家中最漂亮的一个女儿,老公也是长相英俊的老外,萨萨遗传到了父母的优点,皮肤雪白,小脸尖下巴,眼睛又圆又大,头发卷卷的,可爱得真正的像个洋娃娃,没人见了不喜欢,出门连商店里的营业员都忍不住要去抱她逗她。

桑悦原本是外婆家最小的孩子,在长辈和哥哥姐姐中都备受宠爱,现在萨萨来了,她的地位陡然下滑一截。说不清是什么滋味,不是嫉妒,更多的好像是羡慕和怅然,还有一丝丝因为外在条件而产生的落差感。

要是自己长得也有萨萨那么可爱就好了。

不过,对于桑悦家出现的新成员,沈照清倒是反应平平。

周末的下午,罗敏和罗英出门逛街,桑悦坐在床上逗萨萨,沈照清会跑来外婆家找她。

他不经常走进来,每次都敲过门,然后站在门外等她。

桑悦抬起头,立马就笑起来,喊他:“沈照清,你要不要过来和我妹聊几句?”

萨萨的爸爸不是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人,但她爸和她妈交流是用英语的。

九几年的时候,罗敏在南京路步行街上的海伦宾馆里上班,遇到了来上海出差的萨萨爸爸。

当时能住酒店的大多是外宾,非富即贵,罗敏长得漂亮出众,个子又高,1米74,据说还被香港来的导演看中过,要带她去参选香港小姐拍电影当明星之类的。

在这种情况下,她拒绝了很多明里暗里的追求,挑中了萨萨爸爸这个异国人成为自己的丈夫,并且远嫁到坐飞机都要十几个小时的地方去,绝对是顶着巨大的压力,也免不了受到父母的反对。

至今,田书秀说起这件事,依旧是怨怼的态度。

但她还是接纳了罗敏和萨萨,让她们住进了弄堂里的小房子,一日三餐地照顾着。

萨萨年仅五岁,爱哭爱笑,但罗敏的教育方式比较严格,所以性格肯定算不上伶俐。但她会讲三种语言,母语、英语、普通话,甚至还能说一口标准的上海话,语言系统完全不紊乱,在这个年代的孩子中属实稀罕。

桑悦在班上成绩很好,唯独英语是弱项。

她聪明又活泼,在学习上却不够努力,还有得过且过,看到背单词这种需要费功夫的事就觉得头疼不已,经常能避则避。

但沈照清不然,他在搬进弄堂前,念的是双语幼儿园,很小就有会话基础,词汇量大,口语也好听。

他们1班和4班用的是一套教师班子,英语老师经常把他拉到1班来念课文。

桑悦承认,她在英语这上面输给沈照清,是有点想要让妹妹来帮自己找回场子的意思。

当然,沈照清对萨萨的存在一直没什么反应,也不会像其他人一样客套地逗逗漂亮小孩,基本当做没有这个人存在,她的心情难免有点复杂,有高兴,也有对他没有眼光的鄙视。

小女孩无法自主的纠结内心,莫名其妙地交织。

她还不能明白自己产生这种不够阳光的想法的原因,只是循着本能,想要在旁人身上一次又一次地验证。

你是只和我关系好吗?

无论我是不是最漂亮最可爱最聪明的,无论是什么样的人突然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友情都不会发生改变吗?

桑悦直勾勾地看着沈照清,盯着他的表情丝毫不错眼。

这回,沈照清依旧对她的提议没有任何兴趣,只是瞥了在大花床单上打滚的萨萨一眼,目光就径直转向了桑悦。

四目相对中,他轻声开口问她:“现在去我家写作业吗?”

只一句话,顿时,桑悦的注意力轻而易举就被转移开。

她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突然意识到炫动卡通频道的《数码宝贝》快要开始了,留给他们写作业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今天是阿和太一他们返回现实世界的剧情,绝对不能错过。

桑悦立马连滚带爬地跳下床,从旁边拎起书包,大喊一声:“外婆,我去沈照清家里了!吃晚饭的时候再回来!”

说完,也不等回答,就拉着沈照清风一样跑出了走廊,冲下楼去。

……

随着时间流逝,上海正在高速发展,日新月异。

而弄堂里的生活却是日复一日,没有什么新意,但也有种色色一一(舒舒服服)的悠闲感觉。

在这样的四季轮转中,孩子们好像一眨眼就长大了。

弄堂对面那个索尼爱立信广告牌,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被拆掉,桑悦不再对亨得利的报时鸟念念不忘,夏天除了到沈照清家蹭空调看电视,随着她识字量变大,又有了新的去处。

她开始每天往上海书城跑。

格林童话都是小朋友看的东西,已经不再具有吸引力。桑悦在看完罗敏买回家的《世界十大未解之谜》和《中华上下五千年》后,目前的新宠是《冒险小虎队》系列,讲三个好朋友一起经历冒险、解决各种稀奇古怪案件的故事。

这套书在当时非常新颖,因为它具有互动性,每本都配备了一张解密卡,每个章节后面都会有让读者小朋友一起来猜线索的问题,答案用了特殊工艺涂灰,必须要用解密卡才能照出来。

罗英的书城卡已经用完,他们公司最近也开始改发“好德卡”,用以在好德便利店消费。没了书卡,罗英必然不会让桑悦买这种闲书。没有书,书店不会给卡。

因此,桑悦只能坐在书城二楼的角落里,对着书里那些插图一毫米一毫米地观察,抓耳挠腮地试图寻找到线索。

沈照清找到她的时候,桑悦正在用最后的手段,把书页对着光转来转去地寻找角度,试图看透里面藏着的答案。

“桑悦。”

沈照清喊了声她的名字。

桑悦眼神都没给他半个,只是说:“……哦你来了。等等我马上就能看到了!有什么事等会儿再说!”

沈照清声音平平,听不出情绪,“别照了。喏。”

他把手上的解密卡递到她眼前。

桑悦一愣,仰起头,“你哪里来的?该不会是偷拿出来的吧?!”

她之前在收银台旁边看到过别人买书,店员收了钱,会从侧边第一个抽屉里拿卡给他们。

“……”沈照清对她的想法表示无言以对,“我买了一本。”

只要买一本,拿到一张解密卡,《小虎队》全系列的所有书都能用。

他看桑悦每天这样实在费劲,就从零花钱里拿了20块出来,给她买了一本。

从2003年至今,两人的年龄一点点增加,从小学一年级学生到如今,绿领巾换成了红领巾,还加入了光荣的少先队。

转眼,他们开学就是五年级毕业班。

零用钱自然也得水涨船高。

当然,只有沈照清是水涨船高,桑悦则是从无到有。

因为两人不再需要大人来回接送,桑悦跟罗英闹了半天,说大家都有钱用,罗英就在给她“好德卡”买饮料的基础上,再给她一月50块钱零花。

没办法,从北小到他们住的弄堂,距离实在太近,能花钱的地方寥寥。外婆不许她放学在外面瞎逛,罗英也怕钱给多了她乱花,坚持之下,桑悦想着有总比没强,只能妥协。

但,50块未免也太不够看了些。

毕竟现在已经是2006年,外婆家的VCD机已经更新迭代成了DVD,绿色心情雪糕从八毛涨价到一块一根,沈照清连手机都已经有了,她却还是从前那个手头不宽裕的小孩,只有大一码的衣服鞋变成了大半码而已。

看到沈照清这么爽快地就用20块买了本书,桑悦羡慕地嘟了嘟嘴,但很快又转为高兴,接过解密卡,对着书页摆弄起来,“谢啦!”

沈照清没说话,在她身边坐下,跟着一起窝在角落的地板上,一点也不嫌弃地上脏。

等桑悦把这本《冒险小虎队·火眼》看完,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

她意犹未尽地站起身,将解密卡收起来,书放回书架上,拍了拍裤子,朝着沈照清一招手。

“沈照清,我们走吧!”

沈照清慢吞吞地从地上站起来,但没有迈步跟上桑悦,只是目光炯炯地看着她。

桑悦不解:“怎么了?”

沈照清:“桑悦,你以后一直都可以用解密卡过来看。”

桑悦点点头,笑得十分灿烂,“对啊!还得谢谢你呢!我争取这两周就把全系列都看完。”

她看书速度很快,像《冒险小虎队》这种面向少儿的童书,本来单本就不厚,差不多坐一下午就看完一整本。

闻言,沈照清黑漆漆的眼睛闪动两下,秀气俊俏的脸上露出一丝微妙尴尬的表情,“……不是这个意思。”

桑悦:“哎呀,你到底想说什么,别以阳剐得的(扭捏不爽气),直接讲嘛!”

沈照清“哦”了一声,开口:“上学期你们班女生是不是也在编手链?你为什么给了方圆给了宋书豪,就是没送我?我们不是关系最好吗?”

今年春末那一阵,不知道从哪里流行起了编手链的风气,学校对面的小卖部卖起了玻璃丝,各种颜色各种亮晶晶的款式,五块一把,用几条绕在一起,用拧麻花的方法编,就能编出漂亮的玻璃丝手链。

桑悦动手能力不是特别强,耐心也不够,前两年学校的兴趣班教绣十字绣,绣了半个手掌大的娃娃脸钥匙扣,送给了罗英,之后就再没拿起过十字绣针。

但她怕和同学朋友没有共同话题,还是第一时间加入了编手链的队伍中,用自己不太充裕的零花钱买了两把玻璃丝,搭配起来用。

这个弄起来比十字绣简单,抽着每天的下课时间搞搞,三四天就能编出一条。

桑悦先试着给自己编了一条,觉得还算能看,又给方圆和宋书豪一人一条,让他们务必要戴上一周,不能浪费自己的努力。

也不知道这事儿沈照清是怎么知道的。明明压根不在一个班。

桑悦确实是想过要给沈照清也来一条,但她对自己的技术实在没什么信心,总想着先练练手之后再给他搭配。

偏偏,三条弄完,她对这件事彻底失去了兴趣,加上期末考临近,计划就连同没用完的玻璃丝一起搁置了下来。

时间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再提起这件事,面对沈照清的质问,桑悦还是有点心虚的。她抓了抓脸,小声嘟囔:“我是觉得做得不好看呀,送给你有点不好意思。”

话音刚落,沈照清脸色一缓,追问道:“为什么不好意思?”

桑悦:“你看,你一个男孩子手那么巧,之前不是还给我编过小辫子嘛。我手笨,怕你嫌弃咯。”

桑悦的头发渐渐养长了,虽然为了洗头方便,长度仍旧保持在肩膀以下一点点的位置,但至少已经不是小时候那种苹果头,还可以扎小辫了。

平常早上去上学,外婆就给她后面头发一把抓起来,扎个马尾,套上从城隍庙旁边的批发市场批来的各色发绳,搞不出什么花样。罗英倒是会梳各种样式的小辫,麻花辫鱼骨辫都能梳,还能给她扎满头小辫,像新疆人那样,特别活泼可爱的造型。但她要赶班车,出门时间太早,没法给桑悦弄。

桑悦自己也只能扎个单辫,她一个小孩子,手上力气不够,有时候抓不稳,头绳少绕一圈,就会渐渐地滑开来。

有次两人去上学,桑悦自己搞的头发,没弄好,马尾走到半途就散了。

学校是不允许女生披头发进去的,沈照清从地上把掉落的头绳捡起来,让桑悦坐到路边的花坛上,手指翻动,很灵巧地给她梳了个斜边高马尾。

当天,桑悦的发型受到了班上同学的好评,说这个特别像“超女”里某个选手的发型,很时髦的。

桑悦不想在“第一次给女生梳辫子就大获成功”的小伙伴面前献丑,想了想,试探性地提议:“……我家还有没用完的玻璃丝,你要不自己编一个?”

沈照清:“不要。”

他朝着桑悦摊开手掌,“你不讲义气。解密卡还我。”

桑悦不肯,故作深沉地叹了口气,说:“好嘛好嘛,开学给你做一个。就当感谢解密卡的回礼了,行吗?”

沈照清:“今天就开始做。”

桑悦:“不行啊,我妈不知道我买了那个玻璃丝,要被她看到,肯定会骂死我的。”

在罗英看来,这是完全没用的垃圾,买来就是浪费时间浪费钱。

沈照清:“你带到我家来编。”

桑悦再次叹气,妥协道:“行,那明天开始,今天晚上我要跟我妈去坐轮渡玩。”

……

距离弄堂最近的轮渡码头在金陵路。

1990年的时候,上海浦东新区开始开发。

在这之前,浦东就是一个巨大的农村,十分荒凉。

在上海人口中,有一句老话,叫“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就是这样的历史原因。

黄浦江划出了一道天堑,将上海分隔成两片,一片落后贫穷,一片摩登洋派。

国家宣布开发浦东之后,一大批人到浦东去上班,那时候,跨江轮渡就是他们的交通工具,每天挤去浦东上班,下班再搭船挤回浦西的家里休息。

现在是2006年,浦东已经大变模样,东方明珠和金茂大厦成了上海的新地标,环球金融中心快要竣工,一切都焕然一新。

但跨江轮渡却一直保留着,哪怕连接浦东浦西的隧道高架地铁接连修成,也一直没有取消。

在桑悦很小的时候,罗英就带她去坐过轮渡。

当时她个子小,不用买票,罗英给自己买一张一块钱的单程票,母女俩搭晚上八点那班上船,坐到浦东,偷偷呆在轮渡上不下船,再跟着下一班坐回浦西。

黄浦江的夜色很美,一边是金色的万国建筑,十里洋场,一边是新兴的高楼大厦,霓虹灯耀眼。

更重要的是,江上的夜风很凉快,比闷热的小屋子舒服太多,比弄堂更适合“乘风凉”。

就在去年六月份,外婆家也装上了空调。

但家里人节省,觉得老房子太破,密闭性差,到处都有空隙漏风,开空调太费电,就算是35度的高温天,也只在晚上十点之后开空调。晚上十点到早上六点有分时电表,电费半价。

晚上坐轮渡这个活动,依旧存在在罗英和桑悦的生活里。

等母女俩从最后一班船上下来,再沿着夜色,慢悠悠地走回弄堂,差不多刚好是十点。

弄堂口的永和豆浆已经打烊关门,斜对面的步行街口,原本三层楼的利华公司早在几年前拆掉,变成了如今的宏伊广场。也是桑悦看着它一点一点造起来的。

此刻,宏伊里的高楼尚未熄灯,在黑夜中显得明亮璀璨。

罗英瞥了一眼,转进弄堂,顺嘴同桑悦讲:“阿拉弄堂各的,好像马上要拆迁咯。”

桑悦:“为什么拆?宏伊广场不是造好了吗?”

罗英:“听说是世博会,要修地铁。”

现在距离南京路最近的地铁是2号线的人民广场站,但要穿越一整条步行街,走到新世界城那边,距离外滩则是更远,起码走半个小时,很不合理。

2010年上海要开世博会了,到时候肯定会有很多游客来,政府一直在规划地铁线路。拆迁的事情,也传了两三年了,到最近才越来越有眉目。

只是通知一天不下发,一天都只是“听说”。

桑悦嘟了嘟嘴,不以为意,只是在楼梯口停下脚步,冲着罗英说:“妈,我先去沈照清家一趟。”

“组撒?(干什么?)是不是又要玩电脑去咧?”

“玩什么呀!去洗澡!”

外婆家人口众多,虽然外公已经去世、周骏才没来,家里都是女人,但洗澡还是和以前一样,要拉上塑料帘子、烧水用塑料盆洗,特别麻烦。

特别是现在时间已经不早,大家都在楼下看电视,进进出出更是麻烦加倍。

桑悦不是第一次去沈照清家洗澡了。

她朝罗英挥挥手,说:“沈照清肯定还没睡,我去借用一下他们家的浴室,马上回来啊!让小阿姨等等我,等我回来再放剧!”

桑悦的小阿姨就是罗敏,她是整个家里最具有享乐主义精神的人,和其他人的勤俭节约截然不同,属于那种想吃就吃、想买就买的人。

外婆曾经说过,罗敏没出嫁的时候,刚发了工资,就跑去楼下的利华公司,十块钱买了两个铁片耳环,是九几年的十块钱。

甚至,她买完带了两次还就不要了,一直丢在家里,去国外也没带走,实在太浪费。

对此,罗敏丝毫不以为意,直接说:“我自己赚的钱,花得开心么就好嘞,有撒好哇啦哇啦的啦。”

罗敏喜欢看韩剧,之前罗枚为了听越剧把家里的VCD机换成了DVD,罗敏也买了一些韩剧的碟片回来,等晚上开了空调,用DVD放,全家一起看。

最近在看的是《浪漫满屋》,桑悦喜欢《蓝色生死恋》,但对《浪漫满屋》这样的题材也接受良好,每晚不肯睡觉,跟着罗敏和贺云皎一起看得津津有味。

因而,桑悦跑出半条弄堂,还频频回头提醒罗英:“妈!一定不要让小阿姨放啊!等我!”

罗英皱了皱眉,远远打量了几圈桑悦小朋友那依旧平板车的身材,回答道:“知道了!你快点回来!别老给沈照清添麻烦!”

“他才不会觉得我麻烦呢——”

小姑娘清脆的声音渐渐消失在弄堂最深处,听不清晰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0 http://www.pinshu1.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