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青霉素

太阳西斜,金色的余晖洒在唐皇宫的琉璃瓦上,映出一片辉煌。李世民在殿内来回踱步,眉头微蹙,目光不时投向殿外。身边的几位大臣也显得有些焦急,时不时低声交谈几句。

“也不知道敬德和秦王兄什么时候回来?”李世民低声自语,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长孙无忌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陛下不必忧心,尉迟将军和秦将军皆是勇武之人,定能平安归来。”

李世民点了点头,都说神仙不食五谷,想必天宫是没有五谷杂粮的。

下令:“备下宴席,让秦王兄和尉迟敬德下值后用。”

大臣们纷纷应和,称赞陛下思虑周全。然而,宴席还未摆上。

殿内忽然闪过一道白光,紧接着,尉迟敬德和秦叔宝的身影便出现在众人面前。

两人身上的金盔甲依旧熠熠生辉,仿佛刚从晨光中走出,连一粒灰尘都未曾沾染。

长孙无忌忍不住上前仔细打量,心中暗叹:仙神手段。

“敬德、秦王兄,天宫是何景观?”李世民看到两人平安归来,心里也放下那块石头,都说天上无岁月,真怕这两人一待忘了时间。

一提这个话头。

尉迟敬德就有话说了,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摇了摇头道:“陛下,哪里是什么天宫南天门?不过是个小县城,方寸不过千亩地,跑马都跑不痛快。”

繁华不过脚底下的长安。

估摸着和大唐其他的县城没什么不同,这话尉迟敬德还是知道不能说的。

给仙人做工,说话要谨言慎行些。

要不然招惹是非。

秦叔宝也点了点头,补充道:“虽说县城小,但那姜县令仪表不凡,言语间颇有深意。臣以为,这松阳县或许是仙人的试炼之地。”

明显还有未尽之意。

李世民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秦叔宝沉吟片刻,缓缓道:“臣在上值时,曾问过当地百姓,那地方既无秦皇汉武,又无三清四帝,更遑论大唐了。”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寂静。房玄龄等人面面相觑,心中震撼不已。他们原本以为尉迟敬德和秦叔宝去的是天上仙境,没想到竟是另一片天地。

听秦叔宝的说法。

这明明是已经换了天地。

思索间,婢女在宫殿中来回穿梭,准备摆上宴席。

一道道菜被端了上来。

菜肴精美,不管是做工还是摆盘装饰,精美绝伦。

要是平常人家吃上一桌御赐的膳食,可是说的是过年了。

“不必不必。”

可尉迟敬德和秦叔宝连连摆手拒绝,一下子吃了十袋方便面,现在他们还不想吃这些宴席菜,食之无味。

“俺中午吃的那叫什么?方便面,好吃的很,现在吃这些菜都感觉没滋味,怪不得人家老说什么珍馐美味、琼浆玉液,今日我算是见识到了。”秦叔宝这番话,要是换其他人可以算得上大不敬了。

但谁让面前这位皇帝是至情至性的李世民呢!

不仅不觉得秦叔宝冒犯不敬,还点了点头,有道理,神仙吃的东西比凡人吃的香,这不是很正常吗?

方便面里有胡椒又有盐还有辣椒,这几个味道在一起香的舌头都想吞下去,这话一点都不夸张,现在胡椒在大唐还是奢侈品呢。

李世民看着秦叔宝这副回味无穷的样子,开口:“下次给我带回来尝尝。”

“俺也不知道能不能打包。”秦叔宝挠挠脑袋,一个人就十袋,他还不够吃呢,咋可能还有剩。

“问姜县令要一份。”李世民暗戳戳伸出试探的脚。

秦叔宝也无可奈何,只能点头应是,他咂巴两下,仿佛突然想起什么似的。

秦叔宝把拿在手里的一个小手册拿了出来,这是下值之前姜县令特意送过来的,说是什么系统商城商品介绍手册。

双手呈上:“陛下,这是下值前姜县令所赠,名为‘系统商城商品介绍手册’。”

方便没有商城的人查看。

洁白无瑕的纸张,彩色印花的工艺,让每一样商品都栩栩如生的展现在众人面前。

调味料、玩具、食品、药品......

这些都和大唐的一切格格不入,洁白如雪的精盐、阿莫西林、自行车、还有玩具枪和对讲机。

每一样后面都写着功效。

李世民翻看着,停留在天气预报一页,上面写着不仅可以预知天气还可以预知天气对百姓的影响,心中难掩激动。

大唐的子民有救了。

若是能知晓未来的天灾人祸,他们肯定能做的更好。

预防天灾,会免于受灾很多大唐百姓。

晴时耕地,下雨收粮,正合天时。

这对于大唐的百姓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价格也不算非常高昂,不过就是几千块钱而已,富有天下的李世民还不把这个价格放在眼里。

在他眼里,自己的两名得力干将即使给仙人打工,一个月也肯定会有万两黄金。

几万钱轻轻松松。

于是他满怀自信的开口;

“恐怕等敬德和秦王兄一个月做下来,这本手册上的东西就能买齐了。”

尉迟敬德伸出手挠了挠脑袋,不知道怎么和李世民说,他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二百八十块钱,买齐手册上这些东西莫说一个月恐怕一百个月也攒不齐。

光是那一本大唐通史,就要几万块钱。

还不知道要攒到什么年份去。

这商城里什么都便宜,就是书籍知识什么的特别贵。

“俺一个月工钱二百八十钱,不过姜县令说会给俺加工资的,就是有点要求。”现代人知道这是在画大饼。

可古代人哪知道什么是画大饼?

他们只觉得说不定自己好好干,真能涨工资。

李世民翻手册时,旁边还凑了好几个人头,房玄龄他们都围着看,时不时还发出惊叹。

“青霉素是何物?”

“竟能治疗这么多病症?”

“若是军营里有了青霉素,还不知道我大唐军队的战斗力要强到什么地步,天呐!这和多了一条命有什么区别?”

青霉素和他们经常用来消毒的锅底灰相比,简直天壤之别。

李世民仔仔细细看着手册,不忘问:“什么要求?”

“说是要让松阳县的百姓生活富足。”秦叔宝可记不得什么小康的五大项,他只提取了重要信息,那就是要让松阳县百姓吃得饱穿的暖。

吃得饱穿的暖还不简单?

“去库房取黄金......”

话音还没落下。

“陛下,万万不可啊!”

尉迟敬德自知失礼,低着头,继续说道:“姜县令既然能转换时空,又有这么多好东西,怎么会没有黄金?而且上班时黄金也带不过去。”说着解下腰间蹀躞,露出空空如也的钱袋,"莫说黄金,便是铜钱都带不过那道白光。"

钱袋子都不行,黄金更不可能了。

看来是他把事情想简单了,李世民叹了口气。

其他的人无暇顾及这些,青霉素、亩产千斤的粮种、肥料。

他们已经目不暇接了。

“那你二人一定要用心上值,我大唐的希望可就寄托在你二人身上了!说不定以后再招工还能把朕也招过去!”

房玄龄等人也纷纷附和,眼中满是期待,他们也想去,然而,尉迟敬德和秦叔宝却对视一眼。

尉迟敬德突然挠着络腮胡嘟囔:"县衙里有一个衙役,是秦朝人,比我俩去的还早..."

"呛啷"一声,杜如晦手中茶盏跌落在地。这位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谋臣此刻竟浑身战栗:"秦...秦朝?始皇时的秦人?"

"正是。"秦叔宝抱拳道,"那人口音确是楚地腔调。据说是伐楚时被白光摄来..."

房玄龄突然疾步至殿角,抓起算筹飞速摆弄:"自始皇二十六年至今...八百三十七年!"他猛然转身,素来温润的面庞泛起潮红:"陛下!若时空可逆流,我大唐岂不是..."

......

秦朝!

距今八百多年的秦朝!

杜如晦本来不紧不慢抚着胡须,听到这句话,手不由得用力,拽下几根胡须来。

他却顾不得这些。

“敬德,你说真的?”

尉迟敬德和秦叔宝同时点了点头,陛下还想要招他过去,但是县衙有秦人和大唐人,后面来的肯定是其他朝代的人,陛下的想法这下是落空了。

唉。

杜如晦却不管这些,放声大笑:“天佑我大唐!”

“老杜,你是不是傻了?这对我们怎么能说是好事呢?往后招工恐怕不招我们唐人了。”尉迟敬德摸摸脑袋,这事自己都能想清楚,老杜这么聪明的人,怎么犯傻了?

话音刚落,殿内除了尉迟敬德之外的几人纷纷笑了起来。

“哎哎哎,你们笑什么呢?”

房玄龄收敛起来,正了正神情,认真的说:“既然距离我们八百多年的秦人都能去上工,那我们后面的人会不会也有机会过去上工?”

“那我们岂不是就可以预知未来?”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缓缓点头:“不错,若是能知晓未来之事,我大唐必能立于不败之地。”

杜如晦抚须笑道:“陛下英明。不过,此事还需从长计议。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让尉迟将军和秦将军在松阳县站稳脚跟,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李世民点头称是,随即对尉迟敬德和秦叔宝说道:“你二人务必用心上值,不仅要完成姜县令交代的任务,还要多留意松阳县的动向,尤其是那些来自不同朝代的人,或许还能与秦朝黑夫透露一点历史,打好关系。”

尉迟敬德和秦叔宝齐声应道:“臣等遵旨!”

李世民又看向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位爱卿,此事关系重大,务必保密。同时,你们也要多想想,如何利用这些信息为我大唐谋取更大的利益。”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齐声应道:“臣等明白。”

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挥了挥手:“好了,今日就到这里。你们都下去吧,好好想想接下来的计划。”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0 http://www.pinshu1.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