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云吞面(二)

这卢记食肆虽说占了一个“卢”字,每日进项的银钱却是卢方的娘子吴氏在管的。

卢方早年间生了一场大病,家中却已无多余的存银,卢阿翁只能无奈抹泪,每日上街支了个摊子,就是为了多赚些银两给卢方看病。

吴氏却道她这公爹是假模假样,只想把家中的银钱都留给了小女儿。

眼见着卢方的病情日益加重,卢阿翁这厢实在拿不出银钱,吴氏只好回娘家求了自己的阿耶和兄长,冒着大雨去山中挖来了老参,又变卖了一些家业,这才保住了卢方这一条命。

卢方自觉欠着吴氏一条命,是以这么多年来每每两人有争吵时,他也都多加忍让。

眼下,吴氏见卢方沉默不语,更觉以为是说中了他的痛处,愈发口无遮拦,肆无忌惮起来。

她踢了踢凳脚,下达最后通牒:“不是我这个当舅母的心狠,只怕你这甥女在这儿再多待些时日,这食肆就要跟着她改名了。”

卢方瞪着一双通红的眼睛,将茶杯里的凉水一饮而尽,最后怒斥一句:“她是月婉唯一的孩子。”

……

黎书禾还不知道卢家里屋的这场官司,她将一盆子都碗筷都收拾干净后,又擦了擦手,准备去堂屋先用个午食。

脚步还没迈进去,便见着吴氏没好气地在那摆弄着碗筷。

桌上赫然只有三道菜。

青菜豆腐、炖萝卜还有一个蒸茄子。

竟是连一道肉菜都没有!

这几道菜都是吴氏做的,黎书禾和卢方白日里要忙着卖云吞面,无暇分身再给他们自个儿做午食。

按照以往惯例,也都是吴氏随便做几道菜,他们对付几口就行。

虽说吴氏不擅厨艺,可也没有像今日这般的……敷衍……

黎书禾悄悄看了一眼吴氏的脸色,发现她正黑着一张脸,啪地一声又把几双筷子搁在桌上,冷冷说道:“吃饭。”

毕竟寄人篱下,黎书禾也不敢吭声。就连自个儿的舅舅,初看到菜肴时也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就全程低埋着头吃着,没有再多说一句话。

她这个外人,更没什么好说道的。

只好拿起一双筷子就开始扒拉起碗里的米饭。

米饭生硬,一口咬下去偶尔还会吃到几颗细碎的小石子,硌牙的很。

嚼咽了几口后,稍稍有了些饱腹感,她便放下碗筷不准备再吃了。

“舅舅,舅母,我吃饱了,先去前头忙了。”

恰巧吴氏也用完食起身,听见她的话后只从鼻腔里“哼”了一声,算是回应。

黎书禾不知道又是哪里惹得这位舅母不高兴了,无奈地撇撇嘴,就往食肆的前头走去。

路过院中时,她还看到吴氏正往门口小黄狗的碎瓷碗里倒着剩菜。

吴氏倒完又踢了一脚那瓷碗,嘴里的话跟着冒了出来:“我平日里是少你吃还是少你用了?怎么还跟个外头的乞丐似的,净惦记着别人碗里的东西了!胆敢生出不该有的心思我便将你丢到门外去!”

许是察觉到了她的身影,吴氏慢悠悠地转身朝她看了一眼,先发制人地斥责道:“傻愣着干嘛?!不是说要去前头食肆准备午食,你这丫头莫不是想偷懒耍滑?”

黎书禾只当没听到她方才那番指桑骂槐的话语,面不改色地往前头去了。

早知道她就不该来这长安城,还不如她在吴州时逍遥快活。

……

离着午时还有一个多时辰,宣平坊来往的人群虽多,大多却都还未饥饿,是以食肆的生意不算太过忙碌。

黎书禾拿着擀面杖又包了一盘子云吞,便见着一个身形瘦小,生得獐头鼠目的男人来到摊前。

男人穿着一袭不太合身的暗青色长袍,腰间系着一条价值不菲的玉带,手指上还戴着几个翡翠戒指,虽说看着富态,举止之间却还是有些畏缩。

他一上前便直接问道:“你们这可是卖着云吞面?”

黎书禾抬头看了一眼,只觉得这人身形面相都有些奇怪,却也还是应道:“郎君算是找对了,整个宣平坊就我们这一家卖着这云吞面。”

男人点点头,直接掏出了一粒碎银,趾高气昂道:“来十碗带汤的云吞面,再来五碗干拌的,午时送到河滨坊的兰香院,我们那儿的好几位娘子可都等着尝。”

兰香院?青楼妓馆!

黎书禾总算知道那一丝说不出的怪异是什么了。

敢情眼前这个男人,竟是个龟公。

她强行扯出一个笑脸,忍痛将银子推了回去:“小店人手不够,实在是脱不开身给您外送。”

男人眉头蹙起,大约是没想到自己会被拒绝,再开口时语气里带着不满:“左右河滨坊离你们这儿只有一座桥的距离,这剩下的银钱不用找了,就当是给你们的跑腿费。”

“不是银钱的问题……是……”黎书禾话还未说完,便被打断了。

“您放心,马上就给您煮下去,待会就能送到。”卢方走到身前,连忙又将银子接过,拍着胸脯应道。

男人听到他的承诺,略微点了点头,眯着眼睛笑道:“还是你识相些,那我也便先回去了。”

待人走远,黎书禾急道:“舅舅,您怎么应下了!晌午的时候客人最多,咱俩哪里走得开?”

卢方将银子掂了掂,足足快有一两了。他趁着周围没人,偷偷地又将这锭碎银塞到了黎书禾手中:“你自己收好了,这算是意外之财。”

他帮着一起将面和云吞下到锅里,又道:“趁着现在没多少食客我们抓紧把料备好,我脚程快,赶一赶来得及。这白得这么多银钱呢,咱不能跟银子过不去。”

黎书禾手里捏着这粒碎银,见着卢方手脚并用地调着佐料,心中涌上一股暖流。

舅舅肯定是听到舅母中午说的那些话了,这才想着让她自己也能多攒点银钱傍身。

她也不再推辞,只将这粒碎银贴身收好,又跟着继续手上的活计。

那男子许是个熟客介绍来的,竟还点了干拌的,更是要做得好些,不能砸了招牌。

一双筷子夹起一团拌好的馅料,往那薄如蝉翼的面皮上一抹,左手几根手指跟着一拢一捏,还没等人看清动作,木盘上就挨个码好了一排云吞。

再等锅里的水咕噜咕噜冒泡了,将云吞投进锅里。片刻后,细腻的面皮包裹着鲜红的肉馅在这滚烫的热水里浮起,甚是赏心悦目。

而另外几个碗里早已洒上豉汁、茱萸末、酱料,又加了蒜泥和些许白芝麻,再淋上一勺热油。

“滋啦——”

瞬间,芝麻的香、茱萸的辣、葱蒜末的鲜,又带着热油滚烫的焦香,全都交织在一起在空气中炸开,霸道浓郁,引得不少路人都往这边抬头张望。

“好香!”卢方闻着香味又深吸一口气,“虽说早已尝过这些佐料混在一起的滋味,但每次闻到还是忍不住冒口水。”

黎书禾笑道:“左右不过是些简单的配料,阿舅若是喜欢吃,我便将方子写了给您。”

卢方忙摆手:“使不得使不得,阿舅只是闻到又有些饿了,没有要你方子的意思。”

他对自家阿耶的手艺是再清楚不过的,虽吴氏常念叨着卢阿翁偏心,定是将祖传的食谱给了小妹,但若真有这种食谱,他们一家以前何至于每日起早贪黑地支一个小摊子?

黎书禾笑笑没有再说。

虽说舅母吴氏苛刻,卢家舅舅在家里又做不得主,但他对她这个甥女确实是没话说。

不过一道调料的方子而已,若能让卢记食肆的生意能好些,舅母大概也能对阿舅会面色和悦一些。

卢方将碗筷都摆在一个竹篮中,又将汤底全都舀进一个瓦罐里,准备到了那儿再单独浇上。不然只怕到了兰香院,面坨了不好吃,还坏了现在好不容易打出去的招牌。

等全都收拾好后,卢方手上提着两个竹篮就往外走,一边赶路一边回头说道:“禾娘,你且一个人撑一会儿,阿舅马上就回来。”

黎书禾点点头,手上的动作更加快了起来。

......

眼瞅着就到了晌午。

方才那一手热油激起的香味还在空气中挥散不去,又引了不少食客前来。黎书禾这厢忙得不可开交,见着自己的舅舅还没回来,又在心里盘算着时间。

奇怪,离卢方走时已经过去了约莫一个多时辰,不是说离得近?怎会过了这么久还没回来。

她心里打着鼓,又不好在面上显露出来,是以手上的动作就慢了些。

这一慢,便有人催促起来:“小娘子,怎得我的那份还没好吗?都已等了许久了。”

黎书禾倏然回神,露出个赧然的神色,歉声道:“实在是不好意思,马上就好了。”

只得暗自压下心神,紧赶慢赶地碗面摆在等候已久的食客面前,又强撑着笑脸送了几碟小菜:“今日有些忙碌,照顾不周,还请几位郎君和娘子们见谅。”

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就算是看在这几碟小菜的面上,本已不耐的那几名食客,脸色也稍稍缓和了一些。

无甚地摆摆手,反而宽慰她道:“无妨无妨,我再多等一会儿便是。”

一名眼熟的常客见状,疑惑地问道:“怎么今日只有小娘子一人?卢家掌柜呢?”

黎书禾扯着面条,又用手肘擦了擦汗应道:“阿舅去河滨坊那边送东西了,应是马上就会回来了。”

“河滨坊?!”那名常客惊呼一声,直直地站了起来,一副心有余悸的模样,“我刚从那边过来,那边的兰香院发生了一桩十分惨烈的命案,现下京兆府还有大理寺的人将那儿围了个水泄不通,那尸体的模样着实恐怖......啧啧。”

他摇了摇头,似是不想再回忆起那可怕的事情。

轰一声——

黎书禾只觉得天旋地转,连带着耳边的话也听不清了。

兰香院,命案?!

那她的阿舅呢!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0 http://www.pinshu1.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