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打卤面(三)

黎书禾回了卢记食肆后,将今日在大理寺发生的事情略微简短地与卢方说了几句。

卢方自是相信她的手艺,如今得知她应聘成功也不意外,还略有些不舍:“禾娘长大了,比阿舅当年强上不少,等休沐时要记得多回来看看我们。”

黎书禾笑道:“我只不过是占了一份新意罢了,等日后这些菜式风靡时,阿舅便知我会的只是些皮毛罢了。”

卢方摆摆手,只觉得她太过谦虚,又叮嘱了好一阵,才帮着一同收拾行李。

黎书禾看了一眼后院墙角的酱坛,思索了片刻还是搬到了推车上。

她道:“这几个酱坛子我便先带走了,左右方子也给您了,阿舅需要的话您再自个儿酿一缸,可好?”

卢方哪有不应的,收了黎书禾这么多方子,心里还有几分愧疚:“你说你这孩子,留这么多方子给我,我这,这......”

他摸着个脑袋,半天也没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只觉得有些对不住自己这个外甥女,又想到前些时日吴氏的无理取闹,头埋得更低了。

黎书禾却不这么想。这段时间卢方帮助她颇多,要不是他,自己也不能这么快在长安城落脚。

便说道:“阿舅以后也要好生照顾自己。”

卢方这才抬头笑了一下:“这傻孩子,怎么还担心我的。”

待帮着她将行李都收拾好了,卢方急忙擦了擦手,上前接过:“阿舅送你过去。”

黎书禾看了眼地上堆着的东西,别的都还好说,那两坛酱料确实重了一些,只她一个是有些吃力,便也没有推辞。卢方牵来了牛车,将东西尽数搬了上去,坐在车头挥了挥赶牛鞭,转头说道:“坐稳咯——”

待车驶过河滨坊时,黎书禾才想起来一件事,说道:“差点忘了。”

她指了指前头那座桥的桥头:“我今儿卖茶叶蛋的时候,跟一个郎君说好了,让他明日替我占个位置。明早还要麻烦阿舅替我跑这一趟,跟他说一声不去了。”

卢方点点头,笑道:“你倒是有能耐,才摆上一天的摊子,就能拾掇着人给你占位。”

“哪有。”她笑道,“是那位郎君吃了我的茶叶蛋,明儿还想吃呢!”

卢方笑了,手中的赶牛鞭挥着,宽阔的身躯挡在前头,时不时再转头与黎书禾说笑两句,终于赶在了暮色前,到了这大理寺门口。

卢方跳下车,将牛车拉到一旁的槐树下系好,又把酱坛子抱在怀中,示意她在前面带路。

黎书禾掏出木牌时,门口的差役还怔愣片刻。

这不是上午来应聘掌勺师傅的小娘子吗?怎么手里头拿着大理寺的腰牌,莫不是......选上了?!

门口的两名差役还在暗暗吃惊。

这瞧着才多大啊,难不成这来应聘的几人又都是些手艺奇差的?矮子里面拔高个,这才将就着将这位小娘子录用了?

没等他们缓过神,黎书禾朝着二人笑了一下,又指了指门口的卢方,说道:“两位差大哥,那位是我的阿舅,帮着运几坛子酱料过来。”

差役抬头瞅了一眼,点点头道:“那便让他帮着运进来吧,不过要快些走,闲杂人等不能留在大理寺太长时间。”

“晓得的。”黎书禾又冲二人行了一礼,带着卢方往里头去。

……

黎书禾住的地方在大理寺后院,从正门走过去要穿过食堂。甫一靠近食堂大门时,便听着里面已经乒乓作响,想是正在准备暮食。

两人没有过多停留,径直走到了她住的屋子里。

屋子不大,却也算宽阔。摆了一张小床,一张方桌,还有几条小凳。

黎书禾回卢记食肆前特地略微收拾了一番,看起来倒也干净整洁。

她给卢方倒了杯茶水,那双好看的杏眸又微微弯起:“阿舅这下总不用再担心了吧?”

卢方放下茶杯,又在屋子里绕了一圈,这才缓声道:“来之前确实有些不放心,现下看到了,这颗心倒是安定下来了。”

他顿了顿,又语重心长道:“这大理寺食堂虽说在外头有些不好的传闻,但也总归也算是衙门公厨,起码安全无忧。只不过禾娘一个女娘子,在这里切记还是要小心行事。”

黎书禾点点头:“我晓得的。”

又说了一会儿,卢方就起身告辞了:“天色也晚了,我就不在这耽误你时间了。”转头时抹了一下眼角的泪花,依依不舍道,“有事情记得随时来卢记找阿舅。”

“阿舅总归是你的亲人。”

......

黎书禾将行李都收拾妥帖后,算了算时间,照着孟淮的吩咐走到食堂门口。食堂里已有不少人陆续用完暮食走了出来,一个个愁眉苦脸,面布阴云。

黎书禾还有些纳闷,却牢记着自己现在还是一个新人的身份,又不好多加打听。

待人都散得差不多了,那几位灶台上的人才注意到她。

一位肚皮圆滚的师傅走上前来,上下打量了她一番,操着一口蜀州口音问道:“你就是啷个今日新招来的掌勺师傅?”

黎书禾点点头,叉手行了一礼。

圆滚师傅轻轻“嗤”了一声,又昂着个头颅对旁边的杂役吩咐道:“去跟覃采买说一声噻,人到了。”

等候的时间,又有两人不紧不慢地走了进来。好在大理寺食堂的油灯够亮,黎书禾也看清了周围几人的神情。有不屑一顾的,有等着瞧好戏的,也有不怀好意的,就没有几人是对她热情的。

看来不管在哪里,每个地方都是有各自的小团体的。要想在这食堂站稳脚跟,还是要拿出一点真本事来。

他们口中的覃采买匆匆而来,环视四周一圈,又清点了一番人数,然后才转身对黎书禾介绍起食堂的人员:“这位是负责朝食和暮食的王师傅,负责午食的刘师傅,还有专门负责监牢里狱卒和犯人伙食的黄师傅。”

黎书禾对着几位一一见礼。

覃采买又交代着:“我主要负责大理寺食堂的采买一职,只不过现下食堂主厨之位空缺,我也就暂时负责这食堂的一应事务。”

黎书禾又认真地在心里记下。

任何地方的采买都是不能得罪了,因为他关乎着一个厨师做菜时能选到多少食材。

覃采买又道:“今日的考校我因着有事没能参加,也不知道你的本事如何。”

他朝着王师傅指了指,将脸侧向黎书禾,问道:“现下食堂既然多了一位师傅,便一人负责一餐,顺便也调整一下次序。”

“黎师傅负责朝食,王师傅负责午食,刘师傅负责暮食。你们可有意见?”

“没意见。”王、刘二位异口同声道。

黎书禾也应道:“我也没意见。”

说完,那位刘师傅还露出一丝幸灾乐祸的笑容。

谁都知道朝食就这么些花样,左不过白粥馒头,馎饦胡饼,一般住外头的那些官员们来上值时大都还会在外头自个儿买点吃食带来吃,是以造成的浪费最多。

这位黎娘子既然接手了朝食,算是替他们挡了一灾,想必月底考核时,该是她垫底了!

王、刘二位见她不推托,顿时歇了为难她的意思。覃采买也觉得她应得爽快,倒是个识相的,脸色也缓和几分。

他向黎书禾又指了指身前那一排杂役,说道:“一位掌勺师傅能有两名帮厨,黎师傅可以在他们中选两名,记在你的名下,工钱就按帮厨的算。”

话说完,那群人中有几人眼睛亮起,纷纷看向她,恨不得回到前头那会儿,对她恭恭敬敬的。

黎书禾上前选了两人,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男孩是她刚踏进厨房时唯一一个给她递了条凳子的扫地杂役,女孩是方才等候时给她递了一杯茶水的刷锅小工。

这一凳,一茶,是她初来这食堂时,唯一对她散发出善意的两人。

覃采买见状也没插手,只问了两人名字,又嘱咐一声:“待会儿自个儿去录事那登记,每月多领五十文工钱。”

两人脸上一喜,连声道谢,又冲着黎书禾认真行了一礼。

覃采买打了个哈欠,拍拍双手,起身准备离开:“天色不早了,今儿便先这样。”

“黎师傅,”他走到门槛时又偏头唤了一声,“这每日领取的食材都是有数的,您待会儿可得仔细去看看,提早把明日朝食需要的食材备好咯——”

黎书禾莞尔一笑,两个梨涡明晃晃地挂在脸上:“多谢覃采买告知。”

......

这头,崔小篆把一堆案卷收拾整齐,递交给了吕一璋。

崔小篆疑惑道:“陆少卿怎么突然要看这些卷宗?我看着好多都是已经结案许久的。”

吕一璋耸了耸肩,示意他不要多问:“陆少卿吩咐之事,我们照做便是。”将案卷按时间分好,又问了他另一个问题,“听孟重钧说已招道新来的掌勺师傅,手艺如何?”

不说还好,一提这个崔小篆就无精打采的,一股子怨言:“你怎么把这等大事交给老孟去办!”

吕一璋暗道不妙,仍耐着性子问道:“可是出了什么差错?”

崔小篆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还说呢。方才我听今日值守的差役说了,新来的掌勺师傅是个女娘子!而且看着年岁就不大,料想手艺也不会好到哪去。”

他目光幽幽,痛心疾首:“你想想老孟是什么人啊!保证是见着这娘子可怜,一时心软便将人留下了。”

“得了——以后啊,咱还是得过苦日子!”

不应该啊!吕一璋在心里又琢磨着,这孟淮虽说对着女娘子们确实格外心软一些,但这可关乎着大理寺众人的温饱问题!

这孟淮,总不至于在这事上坑害他们大家吧?!

崔小篆耷拉个脑袋,一脸生无可恋:“别不信了,我还特地差人去问了,这女师傅,今日考校时做的是一碗面!你说说,除了那日我们吃的那碗云吞面着实不错,平日里那些,怎的有资格来当这掌勺师傅?”

听他这么一说,吕一璋也算是彻底死了心。

是了,面食最为简单,是以外头小事摊上卖的最多的就是镈托汤面。

这孟淮究竟是怎么回事!把这么重要的差事给办砸了!赶明儿碰见了,非得说道说道他不成!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0 http://www.pinshu1.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