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寻到铺面、酒酿芡实

小说:汴京如意小食店 作者:酥盏

僧人说着,又疑惑的低头看看:“只是女施主卖的这豆芽,似乎不是黑豆,个头儿也要小些。”

姜如意细细的解释:“这是绿豆芽,所以比黑豆的要小,适合清炒或者凉拌,做的时候加上些米醋和花椒,入锅时间不要太长,最是脆爽可口。”

眼前僧人听着姜如意的形容,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胖脸上挤出个亲近的笑容:“请问女施主,这豆芽卖不卖?”

姜如意笑了起来。

怎么不卖?卖!

听姜如意同意卖这豆芽,僧人立马激动了起来。他嘴里念了声佛号,赶紧让周围的几名僧人过来,直接买下了所有的五香豆腐干和豆芽。

僧人掏出银钱,向姜如意递过来:“多谢女施主,这是买豆芽的银钱,请女施主收下。”

姜如意接过那银钱,只看了一眼便惊讶的挑了挑眉,一旁的阿芍直接惊的瞪圆了眼睛。

这袋子里的银钱,竟然足足有十五两。

大相国寺受皇家尊崇,想来在银钱方面十分宽绰,何况如今发豆芽的方式还未普及,的确算是稀罕物。

姜如意只犹豫了片刻,便点点头收下。

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银钱来,自然不止是为了买眼前这些吃食。姜如意福至心灵,趁着僧人们搬筐子的时候,向这僧人细细说起发豆芽的窍门。

“发豆芽的时候,每日都要记得用凉水冲淋几遍,期间千万不要见光,不然豆瓣容易变色,味道也会发苦。”

“豆芽上面要盖两层湿布,最好用重物压着,长出来的芽会更粗壮,口感也更好。”

姜如意想了想,又补充道:“我如今只发过绿豆芽,却没用黄豆和黑豆试过,不过想来应该是差不多的。贵寺若是想发另外两种豆芽,可以先用少量的豆子试试。”

僧人连连点头,口中称怪不得寺中多次尝试,都不成功,原来还有如此多的窍门。

姜如意听了之后,也认同的点点头,听僧人所描述的,那药典上记载的办法十分简略,若是第一次尝试,确实不得要领。

姜如意说到最后,又笑笑:“若是一次不成功也不打紧,这个时节的温度最是适宜,多尝试几次,定然能够掌握诀窍。”

这僧人临走前含笑看了姜如意一眼,口中再次称赞:“初次见到女施主时,便觉得女施主机敏伶俐,如今看来当真如此。”

姜如意收下这句夸赞,又弯弯眼睛:“那也多亏了禅师认得这豆芽,若是换了旁人,未必能像禅师这样,熟读诸多药典的。”

僧人听了姜如意的话,很是受用的笑了起来。觉得这位会做药典中吃食的女施主,当真是极有慧根。

等大相国寺的僧人们离去,围观的食客们才走了过来,好奇的向姜如意打听。

姜如意简单解释了两句,然后一指摊子上,十分抱歉的朝食客们说道:“今日只有三鲜小馄饨和薄脆胡饼卖,那五香豆腐干和凉拌豆芽,却是没有了。”

一听说大相国寺的僧人买走了所有的五香豆腐干,还买光了今日新上的凉拌豆芽,食客们不禁发出哀嚎声。

等哀嚎过之后,他们又赶紧买了碗三鲜小馄饨,并几个薄脆胡饼,化悲愤为饭量,一个个埋着头狼吞虎咽起来。

……

这一日,姜如意才刚睡醒,就闻到满屋的花香。她连忙起床走过去看,发现果然是从花二娘那里买来的栀子开花了。

这栀子花莹白色一朵朵,在绿叶中错落盛开,模样同茉莉花有些相似,但是花却更大些,味道上也更香浓些。

姜如意凑近了闻闻,觉得栀子花的香气里,颇带了几分浓郁之气,不知道怎得,就被后人归类进了清新那一类,或许是因着花朵洁白似雪的缘故?

姜如意看一眼这因着颜值覆盖过香气的栀子花,脑子里随意的想着,颇有点自得其乐。

自端午节之后,天气越发热起来,到了中午没风的时候,窗边更加闷热。

所以前两日空闲下来,姜如意将这盆栀子并另一盆兰草,都从窗户底下搬到了门口,一来通风更好,二来也不耽误晒太阳。

如今这盆栀子开花了,另一盆兰草也长大了许多。

两盆花摆在一起,一盆芳香满室,另一盆安静生长,颇像是端秀淑女和娇艳女郎的对比。

姜如意想着自己这形容,忍不住笑了起来。

她又赏了一会儿花,然后走到厨房里面,开始捣腾今日的吃食。

从一旁的架子上,拿起个青色矮瓷罐子,姜如意将上面的盖打开,低头看了一眼里面的酒酿。

这酒酿是昨日,她将糯米蒸熟放凉之后,才封进罐子里的。经过了一天一夜的发酵,这会儿中间用筷子压下去的凹里,已经出现了一汪浅浅的酒。

姜如意拿了个小勺子,将当中澄澈的酒水舀出来一点尝尝,入口并没有多少酒味,反而是糯米的清甜,她满意的点点头。

作为一名现代人,姜如意不怎么爱喝酒,倒是这酒酿的滋味,尝过一次就爱上了。

做酒酿要挑选圆糯米,因着里面的淀粉含量高,做出来的味道才更甜。夏日里酒曲发酵的快,只需要一日就能发酵好。

发酵之后的酒酿入口清甜,糯米绵软有糯劲,吃的时候往里面打上一个蛋,或是加莲子桂圆,或是简单加冰糖和枸杞,都格外的好吃。

若是喜欢喝酒的,也可以再加水进行二次发酵,做出来的米酒呈淡淡的米黄色,喝起来甜丝丝的,又有糯米的香醇,若是酒量不好的,却要当心喝多了。

姜如意今日却不打算做米酒。

她从罐子里挖出两大勺酒酿,用勺子稍微打散,打算做酒酿芡实。

芡实也称鸡头米,本朝夜市上十分受欢迎的鸡头酿砂糖,用的便是芡实。

鲜芡实极容易煮熟,等熟后先捞出来,若是时间长了口感就不好了。

姜如意把锅里煮好的芡实都捞净了,然后重新往锅里倒入酒酿和冰糖,等水沸之后,加入刚才煮好的芡实,待出锅前调入薄芡,再撒上一把枸杞。

这一碗酒酿芡实,米白色的糯米和芡实混杂一起,其间点缀着红色的枸杞,装在个白瓷碗中,只看上去,就是一碗高颜值的甜品。

厨房门外,阿芍和静宛闻到香气,十分好奇的走了进来。

当看到姜如意做的那酒酿罐子打开了,阿芍连忙走过来,先好奇朝罐子里看了一眼,然后又看灶台上。

“这就是小娘子昨日说的酒酿吗?”

姜如意点点头,伸手给她盛了一碗:“尝尝味道如何?”

阿芍拿起勺子,只喝了一口,就不住的点头:“好喝,不但好喝,关键模样也好看。”

阿芍一边说着,一边睁大了眼睛朝碗中看看,那模样十分舍不得吃。

姜如意瞧着阿芍这样子,忍不住笑笑:“吃吧,锅里还有呢。”

阿芍听姜如意这么说,才应了一声,这才又拿起勺子。

姜如意怕静宛年纪小,喝不惯酒酿,她将剩余的芡实用糖和熟蜜泡了,做成简易版的鸡头酿砂糖,又端了一盘糯米糕。

厨房里面,阿芍和静宛一人抱着一个碗,低头吃的津津有味。

姜如意舀一勺酒酿芡实,待喝上一口,热乎乎的酒酿米香清甜,里面的芡实软糯滑嫩,配上糯米糕,这顿早饭吃的十分舒坦

……

与此同时,姜如意也终于寻到了合适的铺面。

小院子里,花二娘一迈入院门,就看见院墙下面的小菜圃。

一眼望过去,菜圃里面波棱菜、韭、生菜等各样蔬菜,挤挤挨挨种在一起,长势茂盛,水灵灵的让人见了就喜欢。

姜如意顺着花二娘的目光看过去,颇为得意的笑笑。

自从阿芍跟她从这里住下来,没事的时候,便帮忙打理这菜圃子。让姜如意感到意外的是,阿芍竟然十分擅长。

跟阿芍比起来,姜如意觉得自己打理花草那点本事,实在是不太专业。

这么想着,她索性将照料花草蔬菜的事情,都交给了阿芍。

不但如此,姜如意还打算等后面天气凉快了,再多种些蔬菜,到时候说不定还能搭个架子,种些胡瓜之类爬藤的。

姜如意将这些打算说给花二娘听。

花二娘听了不由感叹道:“姜小娘子虽说是借住在这书坊里,但瞧着日子过的当真舒坦。”

姜如意:“也亏了慧娘子性子慈善,由着我这样折腾。”

花二娘扭头看向姜如意,伸出两根手指头朝她摇了摇,先笑了起来:“这是其一。”

“其二,也是因为姜小娘子极好的人品,所以才会人人见了都喜欢。”

姜如意被花二娘这么一夸,倒是有些意外的眨眨眼睛。

她怎么觉得,抛开人品不说,自己的厨艺倒是占了大部分原因呢?

姜如意这样想着,也随口说给花二娘听。花二娘听了先是无奈,紧接着便和姜如意对视一眼,两人一同笑了起来。

等逛完这院子,姜如意将花二娘请进屋里。

给她倒了一杯紫苏饮子,自己也端了一杯放在桌上,这才听花二娘仔细说起铺面的事情。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0 http://www.pinshu1.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