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沈霜想到那个快烟气的婆婆,也没多留 。
她也快熬出头,眼下这个节骨眼,坚持一下,日后也是长辈。
二人走后,沈雪找了一趟沈伯爷。
看着熟悉的书房,她想起了自己的父亲,还有昔日里祖母在的时候,那个时候,家里比眼下是要热闹不少。
看着立在书桌旁练字的弟弟,她不由得一叹。
“你也争些气,咱们家已大不如前,眼下空有一个伯爵府的名头,父母生前,这大部分的家产也都留给了你。”
沈雪不是只有这一个亲弟弟,不过继承伯爵府的是他,在外被人称作沈伯爷的也是他。
其余人都得了一些家产,有的已经搬出去,也有在家无所事事,谋不了官的。
庶出的弟弟,她一贯看不上,也就两个嫡出的能入眼,不过那个更不比眼前这个。
“你看看大姐夫,人家差事多好,还有三妹夫,都比你强,我那个嫂子,为何如此得意,整日端着,还不是因为娘家人争气。”
沈伯爷听到这话,饶是素日里修养良好,也忍不住有些生气。
“姐姐是怪我没本事?"
"你若是有本事,加上我,还有韵儿,咱们家肯定更好,我是真的盼着韵儿能出人头地。“
沈伯爷脸色不善,却也没说太过分的话,到底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弟。
眼下外甥女有了个好出路,如果她真的争气,沈伯府说不定还能在辉煌起来。
“你别总想着这样就好,怕这个那个的。”
“你看姐姐,有了想法就去做,这不就成了。”
沈伯爷拿起一旁的茶盏,一下喝了大半杯,并未言语。
他的性格确实有些谨慎小心,有些事情放不开手,总怕出错,很多时候为了求稳,没啥大的作为。
沈雪确实冲动,不过她嫁的是侯府,王韵是王家姑娘,不是沈家的。
“还是要想办法高升,官职越高,才越体面。”
沈雪走后,沈伯爷神色阴郁。
他是没大本事,可也守住了家里,又没败家。
沈雪的一番话,让他十分不悦。
回府的马车上,沈雪拉着闺女的手。
“韵儿,眼下你父亲安分了不少,你尽管放心,母亲不会让人拖你后腿,尤其是家里人。”
天气寒冷,马车内十分暖和。
母女二人都穿的很厚实。
王韵知道母亲更多的还是看重权势富贵跟脸面,可眼下确实也是在为她谋划。
之前,母亲显然疼爱弟弟更多。
闻家
沈初回家后,看到女儿女婿,心情更加愉悦。
这一下午,时间还算充裕。
熙愉状态很好,仔细看,脸颊也圆润了不少。
富贵权利固然让人心动向往,可沈初私心里,还就是希望女儿能平稳舒服的过这一生。
唐铭眼下还年轻,日后就未必没有出息。
元宵过后,京城里年味渐渐散去,大家又恢复了日复一日的生活。
王韵入王府那天,沈初去了沈雪家里吃酒,目送外甥女坐上嫣红色的花轿,她立在不远处,神色平静。
沈霜也差不多。
虽然沈雪私下盼着女儿日后当皇后,她能有个当太子的亲外孙,可眼下说这些太过遥远。
“也是沾了姐姐的光,咱们眼下多少跟皇家也有些关系,大皇子是陛下的嫡长子,韵儿聪慧大方,姐姐一定会心想事成。”
沈雪听到这话,不由得挺起了胸脯。
她自认为,三姐妹中,嫁到最好的是她,按照门第来说,确实如此。
唯一可惜的是,当年没能打听出王韵父亲不是个好的,要不换一家,她不知有多舒坦。
“大姐,宗儿年岁也不小了,我想着让他去读书,不过这孩子呢,也不老实。”
“你家那几个孩子,还都挺有出息的。”
说起儿子,沈雪也愁。
“妹妹别惯着宗儿就好,银钱全部断了,请个严厉的师父到家教养,围墙加高,看住他,别让他出去鬼混,身边那些丫鬟全部打发,换成年老的婆子伺候,书读不好,粗茶淡饭都没有,时间一长,说不定会有些效果。”
道理都懂,就是看能不能狠下心。
“大姐这话不错,我家那两个也是,我夫君为了让他们上进,别提多严厉,之前小的哭着闹,三天没吃饭,快饿晕过去,他都没皱眉,后来这孩子饿了几次,之后就老老实实的读书,教养子女须严。”
“眼下就算是为了韵儿,姐姐你也得看住姐夫跟宗儿,宗儿年岁不大,好好管教还成,别到时候让人说她父亲跟弟弟都不成器,一下让韵儿错失了大机会,姐姐也不想这样吧。”
沈初听到这话,余光看向沈霜。
她也有自己的心思,不过眼下都到这一步,大家一起使劲也是好的。
王韵若是真的能成皇后,亦或者是将来的太后,她们未必能直接沾光,但下一代的孩子们不好说。
沈雪点了点头,想起日后的诰命富贵,她顿时下定了决心。
下午
沈初回家之后,路过前厅花园,看着盛放的鲜花,她停下了脚步。
“去取剪刀来。”
她剪了一些鲜艳的花卉,递给身后的丫鬟,回去后插在花瓶里,刚好摆在屋内。
日常,家里也就妯娌二人,没事一起插花品茶。
景萱还小,沈初也没忽视这个女儿,给她花钱请了女夫子,早晚问安过后,她日常也有事要忙,该学的也得学起来,不好耽误。
天气日渐变暖,渐渐的,大家都穿上了夏装。
这天早上,一场雨过后,带来些许凉意。
等雨停了,妯娌二人去家里祠堂给长辈们上香。
过后,二人上了出府的马车,趁着天气不热,刚好去城里的珠宝铺子逛一逛,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看的首饰。
过些日子,陈氏的小侄女要出嫁,她这个当姑姑的,是要添妆送礼的。
沈初是买给两个女儿的,当然看到合眼缘的,也会买给自己。
“弟妹,一会咱们去熙愉家里看看她吧。”
“好啊。”
都出来了,也不差那几步路。
唐家
后院有几颗大树,枝繁叶茂,一个不小的凉亭内,熙愉慵懒的躺在的躺椅上。
她手里还拿着一把菱形扇,不知何时睡了过去。
唐家本来没下人,她嫁过来后,带了十多个下人,日后也都是伺候她的。
今日天气正好,微风徐徐,夫君早出晚归,日常她一个人在家,日子很是惬意舒服。
沈初跟陈氏一路走进去,看到后院凉亭里的躺着睡觉的女儿,沈初神色一变。
陈氏轻笑一声,二人制止住丫鬟,直直的走到熙愉跟前。
手里的扇子忽然被人拿走,熙愉一下惊醒,看清面前的两个人后,她有些尴尬的一笑,而后迅速坐起,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衫裙。
又恢复了往日里有规矩的模样。
“母亲,二婶,你们怎么来了?”
“我们来看看你,你这丫头到是会享受。”
陈氏坐在一旁,拿起圆桌上的果子,咬了一口,脆甜脆甜的。
沈初把扇子放在桌上,看着女儿。
“母亲之前怎么跟你说的,在家就是这样?"
“眼下家里也没人,夫君不到天黑不回来的。”
熙愉说完,坐在一旁,坐姿很是端正。
“大白天的,困了也不该睡在这,若是被外人看到,丢不丢人。”
“大嫂你就别说她了,眼下看来,也就是咱们了,外人轻易可进不来,就算是丢人,也丢不到外面。”
沈初一叹,接过女儿递过来的茶水。
“妹妹呢?”
“她在家温书呢。”
“哦。”
“这是给你的。”
“多谢母亲,多谢二婶。”
唐家这个一进的宅院在京城不算大,两人日常住着还是很舒服的。
“母亲跟二婶好不容易来一趟,前几日,我请了个新厨子来家里做饭,手艺不错,今日让他多做些,给父亲跟二叔也带几个菜回去。”
“看看咱们家这姑娘,多孝顺啊。”
陈氏这话一出,熙愉冲着她甜甜一笑。
她出嫁后,日子更自在,这种没有长辈的日子,还是很爽的,吃吃喝喝睡觉,私下不知多快乐。
她的母亲沈初,规矩使然,私下也多是端着的,就怕失了仪态。
熙愉知道母亲,没觉得她不对,可也不认为自己私下这样不好,无人的时候,放松一下,也没什么,不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