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初一一早,全家一起去祠堂。
天色明亮,看着被供奉在上首擦拭的一尘不染的牌位,乐谦心情十分沉重。
大家按照次序一个个来,他跟沈初在前,之后是陈氏跟昕昕,孩子们则是在最后。
每日早起,府里下人都会供奉上新的糕点和瓜果香烛,这里一天十二个时辰,香火都不断的。
拜祭之后,大家吃了早饭去歇息。
等到初二,回娘家。
陈氏跟昕昕把两个儿子都带去陈家,乐谦跟沈初带着景萱景旭去沈家,景恒今年则是要跟安兴去誉王府。
马车上,安兴余光看向自家夫君,莫名觉得心安。
近些日子,他一直都在家,自从二人在一起之后,他回家的频率也比之前多了不少。
王府里,郡主公子们也不少,成婚的眼下也就安兴一个。
今日誉王也在。
“王爷,郡主回来了。”
宽敞奢华的正厅内,誉王坐在上首,神色淡然,一旁的安玉下意识的攥紧了手里的帕子。
自从母亲没了管家权之后,她的日子就没之前那么好过,什么都是刚刚好。
誉王骨子里重男轻女,她跟她母亲抱怨也没用,去找誉王,还被训斥说事多,这一切都是因为安兴。
可她已经出嫁,收拾起来也是困难重重,想起母亲,她已经不敢轻易下手,就怕不成连累自己。
“让他们进来吧。”
年初二本就是妇人们回娘家的日子,但誉王妃自从父母兄长故去之后,就没怎么回去过。
“世子的婚事也该张罗起来了。”
传宗接代才是最重要的,誉王妃想到儿子,点了点头,她必定会为儿子相看一位高门贵女。
“父亲,母亲。”
安兴先行礼,景恒紧随其后。
对这个女婿,誉王眼下不是百分百的喜欢,还没入仕,也不知道日后能不能有大前途。
不过闻家多是读书人,他父亲祖父都不差,想来他也差不到那里。
景恒看起来便是一个端方君子,人品相貌都不差。
想到这,誉王和气不少,装作关心的样子问了几句他读书上的事情。
誉王妃恨不得把安兴千刀万剐,可惜大庭广众下,还有几个侧妃坐着,她并不能把眼前人如何,面上还必须带着笑。
人多,安兴也就不怕,她跟誉王妃之前私下争斗,赢了之后,便宜的还是几个侧妃姨娘。
“前些日子陛下赏赐了本王一幅画,叫上世子他们,咱们去书房品鉴一番。”
誉王走后,景恒自然得跟着。
安兴端正的坐在下首,余光看向几位侧妃,也不慌。
誉王妃眼下想私下磋磨她,只能想一想。
她拿起帕子,装作不舒服的模样。
誉王妃自然看到,心里也更厌恶她。
“郡主这是怎么了?”
“有些头晕,也不碍事,许久没见到几位姨娘,诸位身体可好?”
“有劳郡主记挂,一切都好。”
“你出嫁也有不少日子,怎么这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呢?”
安兴看向上首。
“可能缘分还是没到吧。”
誉王妃知道这个继女不是那软面团,今日这日子,可别发生不好的事情,回头对她也没好处。
这丫头跟她势如水火,平日里不见还好,一见,她就想借机收拾她。
不过她刚才说自己头晕,想到这,誉王妃把这口气咽下去,神色顿时变得很难看。
是了,之前这法子她也用过,找安兴事,过后说自己头晕,被她气的,让安兴哑巴吃黄连。
安玉想要开口,誉王妃拉着她。
“本王妃还有些事,你跟几位侧妃说说话,安玉,你跟母亲过来一趟。”
目送二人离开,安兴心里松了一口气。
真的很不想回来,可没办法,不能不要脸面,如果不回来,还不知道誉王妃私下如何说。
她倒是无所谓,可她的夫君是读书人,不能让人说他们不懂规矩。
“郡主冰雪聪慧,说来咱们还要感谢您呢。”
“娘娘客气,安兴能安然长大,您也帮了安兴不少。”
大家都不傻,说话也没必要遮掩。
誉王妃出身高门,心性不好,她不光不待见磋磨安兴这个继女,连带着这些妾室们都不放过。
在她手下,大家日子都没那么好过,她总是心情不好,借机惩处,把小事化大。
安兴跟这些侧妃姨娘也不是真的交好,多是面子上的功夫,在这王府里,谁有没有私心呢。
她之前想好好活着,她们也想为至今的儿女多谋福利。
誉王妃回了自己的院子,当即就把手里的帕子扔了。
“安玉,眼下最重要的是你跟你哥哥的亲事,等你哥哥成婚后,管家之权还能回到母亲手里。”
对此,誉王妃很是笃定。
“先别管她,这丫头命还挺好,婆家人也愿意顾着她,不能把事情闹大,咱们之后慢慢在想办法,可不能鲁莽。”
“哥哥的亲事能顺当吗?”
“怎么可能不顺,你别忘记,他是誉王府的世子,日后继承的也是亲王爵位。”
安兴之前在大庭广众下,一定程度上,为自己正名,让誉王妃的名声没之前那么好。
不过她本就是继母,她人好,大家多夸几句,人不好,也不会有人说太多。
有亲王妃的尊位在,一些人议论她,也多是在背后,到底是皇家媳妇,没几个人敢当面嘲讽她的。
“那就好,母亲快给哥哥办吧,眼下的日子,女儿真的是过够了,都怪那个贱人,她不得好死。“
“母亲心里已经有了人选,你就放心吧。”
沈家
午饭过后,沈初也有些惦念儿子跟儿媳,也不好表现出来。
今日沈雪跟他夫君也带着儿子回来。
想起儿子婚事,沈雪也烦,所有能帮她的人都拒绝了她,一些远亲,她也没法上门。
“好久不见孩子们,一年一年的,他们变化也很大,大姐,二姐,我让人给孩子们准备了一些礼物,到时候给他们带回去。”
“多谢弟妹。”
沈初这话一出,沈雪也跟着说了一句。
傍晚,回家路上,景萱跟景旭打开红木盒子。
景萱的是一颗不小的珍珠,景旭的则是几根上好的毛笔。
“弟妹有心,回头母亲让人帮你把这颗珍珠做成首饰,萱儿,你喜欢金的还是银的。”
“要金的。”
“好。”
“你好好读书。”
“是,母亲。”
乐谦坐在一旁,手里拿着本书,看的很认真。
礼物到也不算是贵重,不过重在心意。
二人回去后,发现景恒已经回家,没多意外,对沈初来说,儿子早日回来也是好的。
誉王府那边,她没那么放心,阴谋诡计太多。
昕昕跟陈氏回来的最晚,不过他们一家四口是最开心的。
“大哥,两个孩子在家读书习武也有好一段时间,习武都是在下午,一直在家也不太好,明年开春后让他们去书院吧,一直在家,虽有好处,但也有弊端。”
“也好,不过他们的功课要时时盯着,不可放松。“
“他们就是去了书院,先生还是要继续住在家里,做功课的时候也能辅导盯着,你我都很忙碌,有时候也顾不上。”
乐谦点了点头。
“先生白日里也可以教景萱。”
对此,兄弟二人也没分歧。
“还有件事,我想先跟你说一说,回头你跟弟妹谈一谈。”
“大哥你说。”
昕昕一脸正色。
“咱们家下一代孩子不少,之后他们都会成婚生子,家里人口必然越来越多,这宅院眼下看不小,但日后就不好说。”
“大哥的意思是换个大的?”
“是。”
公中有银钱,乐谦有这个想法也不是一两天,他想的也是置换,不是直接买,那样的压力就有些大,把眼下这个卖了之后,买个比这个大一半的,就差不多,到时候只要添些银钱就好。
“你我兄弟能和睦相处,下一代中,关系也不错,买个更大的宅院,假日时日,那怕需要分家,内里也可直接分割,没什么不方便。”
有的人家还真是这样,只要商量好了,宅院内砌墙,重新开大门就成,也没啥不方便的。
日后走动也近,来往也会密切一些。
也不是乐谦多想,他们两个兄弟,就有六个孩子,不算出嫁的女儿,家里下一辈有四个,到时候都要成婚生子,日后人口只会更多。
所以,早做打算也是好的。
百年之后的事情,他是有心无力,只能眼下尽可能多为日后做安排。
闻逸昕知道自己大哥的心。
当天夜里,就跟陈氏说了这件事。
“大哥这话没错,到时候四个媳妇,孙子真不知道有多少。”
陈氏坐在榻上,乌黑的秀发披散在身后。
“你跟大哥说,我这没意见,都是为了孩子们好。”
陈氏也不是那领不清的,对于公众银钱,她心里有数。
如果是给家里这几个一人买一套,在京城里,那没个三五十年是不成的,那时候,她都不知道自己还在不在人世。
家里是有积攒,可也没那么多。
昕昕点了点头。
乐谦那边,跟沈初也说了。
沈初也没反对。
“等开春后,我跟弟妹就去看。”
“好,辛苦你们了。”
听到夫君这话,沈初看了他一眼。
他在朝堂上,只会更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