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下雨的第三天了。
宫知理惊恐地发现客厅里的榻榻米摸起来带上了潮气。
夏油杰蹲在她身边,吐槽:“整座村庄里都是水汽,想干也干不了啊。”
宫知理仍然很难接受:这房子不行,被当做夏天度假屋来设计的屋子要改!
她说要改造房子,夏油杰劝她:“现在还下着雨,有什么事还是等天晴再说。”
宫知理已经走到门边开始穿雨衣,说:“下雨天也有下雨天能做的事情嘛。”
夏油杰看着她又背着背篓出了门,问正在客厅里练习握笔的双胞胎:“她原来是一个这么急性子的人?”
菜菜子:“急性子是什么?”
夏油杰:“就是想到什么马上就要去做。”
美美子:“宫大人就是这么好的人!”
夏油杰:“......这确实是优点。”
菜菜子说:“夏油哥哥你不和宫大人一起出去吗?”
美美子赞成:“夏油哥哥你是来研——研学的,要多做事。”研学这个词真难懂,也难说。
她不是很理解研学和修行的含义,宫知理昨天告诉她们夏油杰和之前的五条悟一样,都是来家里帮忙的高中生,这是他们的研学活动。
总之她们能明白这两个人是来家里做事的。
以后还会有其他人过来。
夏油杰顺势起身:“那我也去看看。”
他也好奇宫知理在这雨天会去做什么。
他穿好雨衣,追了出去,腿长步子也大,很快就在码头边跟上了宫知理。
宫知理去了佐藤家,他家有一间大仓库,同时也是店铺,他家主卖五金配件,村子里有需要额外建材的话,也是找他预定。
夏油杰跟她在仓库里转悠,说:“我以为你会更喜欢那种传统材料。”
宫知理:“想走走捷径——用竹子做烟道和用铁皮烟囱可是两种体验,这边的冬天要好好准备才行。”
佐藤稔很是赞同:“当时那座房子在造的时候我就说过,那房子只考虑到夏天的日子,冬天没法住人,宫大人您准备在里面做炉子吗?”
宫知理点头:“起个方形炉子,屋子里用烟道取暖,我需要镀锌铁皮烟囱管、陶瓷纤维布、膨胀珍珠岩、不锈钢丝网这些东西,你这里有现货吗?”
佐藤稔拿出随身的笔记本和笔,开始记录:“烟囱管我这里还有几十米的货,您那间房子够用了,纤维布、珍珠岩也有,但是不知道量够不够,不锈钢丝网要多少有多少。”
他念叨着材料名字,径直去仓库更里面翻找了,宫知理被撂下,自己又开始在仓库里转悠,寻找着自己能用上的东西。
夏油杰的手里渐渐提满了东西,宫知理一遍往他手里塞一边说:“幸好夏油君你来了,要不然我该怎么办啊。”
夏油杰木着脸:“我感觉你挺有办法。”
融雪剂、应急取暖贴、太阳能提灯、浴室防滑板、好大一捆镀锌钢管(这个没法提,和老板打招呼做了记号)、帆布件套、门窗密封条、煤油暖炉、铝制水壶......零零总总,他的手里提满了,宫知理背篓里也装了不少,宫知理边走边感叹:“家里什么都没有,要添置的东西太多了。”
夏油杰:“这里的冬天很可怕?”买了好多冬天用的东西。
宫知理站定,思索后说:“我也不清楚,但是越深入自然,就会对自然抱有更深的敬畏,这些东西是我们对抗冬天的武器,既然是武器,多准备一些会更有安全感。”
她其实没有那么害怕温度变化,冬季可以糊弄,只是家里还有两个小孩子!
虽然她们是健壮的小孩,可她们也是肉体凡胎。
夏油杰沉吟,说:“那只给客厅增加取暖,卧室里怎么办?”
宫知理叹气:“卧室的面积太小,没办法起炉子,用煤油暖炉凑活吧。”幸好面积小,这个取暖也够了,睡前开一会,等到温度起来就关掉上床睡觉。
“如果宫大人你有需要的话,我也可以去窗帘厂里订货,他们有专门为冬季准备的厚窗帘。”佐藤老板翻库存翻的脸上沾了灰,手上也满是灰尘,走过来的时候不忘接话。
宫知理摇头:“家里点煤油暖炉不用厚窗帘。”
佐藤老板带她去看架子上的另一件东西:“如果暖炉的位置不移动的话,可以用这个墙面固定支架,打上螺栓就可以把它固定,还担心不安全的话,可以在外面焊一圈钢管做护栏——您那里有焊接的工具吗?没有的话我这里有家用的小电焊机,可以租,或者我帮您焊接也可以。”
这个时代正是DIY时兴的时代,佐藤稔自己家窗户外的铁丝网都是他自己焊接的。
宫知理:“要是暖炉着火的话,岂不是很难灭火。”
佐藤稔:“我这里还有灭火毯,不过那个有些贵,村子里愿意买的人少,就一条,在仓库里,其实旁边配上防火沙箱也可以,灭火足够。”
宫知理眼睛都不眨:“那两样我都要。”
夏油杰就看她在这里花钱如流水,还付了钱预约老板去家里用买的铁管焊接架子——明显是要对杂物间进行一番大整理了。
定了这么多东西,佐藤老板对宫知理说:“宫大人,外面下着雨,这些东西我用货车送一趟吧。”
夏油杰:货车又过不了不栈桥,等等,该不会——
佐藤稔搓着手:“我把东西放船上,您就方便运过去了。”
夏油杰:他隐约猜到了。
上次和宫小姐一起让鸡鸭列队过木栈桥,又看到她从不动手划船,他就知道这个人从来不在村民面前遮掩自己的能力。
宫知理:“你把东西放上去,稍微推推船,我会让它动起来的,不用担心,记得盖上防雨布。”
佐藤稔激动点头,跑去仓库外面去启动货车。
夏油杰低声问:“船会自己动起来?”
宫知理:“就和之前我在船上让湖水推动一样。”
夏油杰若有所思:“我以为只有你站在船上的时候才有用。”
宫知理:“啊,那个倒不是。”
夏油杰听到外面的雨声里响起货车启动的声音,说:“他们以前见过那副场景。”不然也不会这么激动。
宫知理把重新清空的背篓背好,说:“嗯,他们都蛮喜欢看热闹。”
夏油杰:“把自己的能力现象叫做‘热闹’......”
宫知理摊手:“实际上他们确实很喜欢凑在一起看湖水推着船前进,也很喜欢看鸡鸭跟随列队走路,人一多,就显得热闹。”
他们披好雨衣,朝下一个目的地而去。
在村里某条路上的无人菜摊上,宫知理站了好一会。
夏油杰:“你盯着这里看了好久,有什么问题吗?”
宫知理语气复杂:“‘入乡随俗’这个词语,是多么重要的历史经验啊。”
她从来没想到在这里会有“无人菜摊”这种特产!那她前几天钻进山里辛苦(也没有)找食物算什么!
难怪五条君会笑话她“没有常识”!和他这种本土孩子比起来,她真的很没有常识!
她一边在心里忏悔着,一边毫不含糊地把菜摊上的卷心菜、南瓜、小松菜、红薯、空心菜扫了个遍,把放在那里的一板鸡蛋和鸭蛋也全部收下,把钱放在篮子底部,用仅剩的一把菜压好。
夏油杰看着她动作,心里有了明悟:“你在这之前,不知道村里有无人菜摊?”
如果是五条悟在这里,一定会大笑出声,但站在这里的是夏油杰,他的心里虽然也在笑,但不会笑那么大声。
宫知理把背篓盖好,抬脚朝下个地方走去——她今天本就计划来买菜,现在一站式购物成功,她瞥了眼夏油杰微笑的脸,说:“想笑就笑吧,你们这些城里人难道一来就知道这里有无人菜摊?”
夏油杰哈哈笑了两声,说:“我们也会去村子里出任务。”
只是宫小姐身上的谜团就越发多了。
明明知道很多农活技巧,用石灶做饭也非常熟练,可是她却会在这种地方显出无知。
悟知道这一点吗?
夏油杰猜着宫知理的来历身份。
宫知理下一站是面粉店,真的像村长所说,村子虽小,但里面的每一户人家都有拿得出手的生存技艺。
让他们得以在经济的泡沫消失后,能偏安一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宫知理问过村长,村子里生产的物资消化不了怎么办,村长表示都卖到山外的直卖所,有车的就拖远一点供货给小镇、或者町上的店铺里,不想出村子也可以委托村里的粮油店帮忙卖掉,或者把多余的小麦去另一家磨粉店里磨成面粉来吃。
这种初级农产品总是好卖的。
她今天就是要去磨粉店里去买面粉,再买些酵母粉。
磨粉店的老板斋藤先生同样表示自己可以送货到码头,夏油杰发现宫知理之前说的没错,只要给他们一个合理的说法,他们会很快接受生活里的奇特之处。
——甚至对此兴致勃勃。
于是宫知理的背篓里再次空了下去,斋藤老板看到宫知理背篓里的蔬菜,很热切地表示自己家里也种了些菜,以后会放到无人菜摊上贩卖。
夏油杰心里又有些想笑了。
他们赶到码头边时,小船已经把之前买的东西都运了过去,佐藤老板在码头对岸帮忙卸货,同时用雨布把东西遮好。
码头对岸不止他一个人,还有些听到动静跑出家门的村民以及今天放假的孩子们。
他们看到斋藤先生的小车也开了过来,湖对岸于是又产生了一些骚动。
有这么多人帮忙,即使下着雨,地很滑,这些东西也没有被雨淋湿,安稳地被安置到了廊下。
村民们看完热闹又心满意足地散去,只有佐藤老板去杂物间开始焊接置物架。
他和宫知理确认了下置物架的样子,宫知理把之前量出来的数据告诉他:“置物架我准备放在东墙边,高两米,长的话,打五米,宽做一米,然后这边做均匀的隔断,这边留几个大隔间。”
佐藤先生在本子上画出她想要的架子图纸,测量之后说:“这个架子要打成,抓紧时间的话,要花一天时间。”
宫知理理解点头:“按正常的价格算钱,如果加班,也按加班的价格算。”
佐藤先生知道宫大人现在正常付钱,本来想拒绝的话也被吞了下去,决定之后偷偷地在无人菜摊上增加蔬菜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