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014 章

014

武灵儿感觉很焦虑,有点不太想活了。

武崇靖望着她,眼眸里有着显而易见的关心。

“阿妹?”

武灵儿强打起精神,没打算隐瞒太平公主送了她一个别院的事情。

武崇靖讶然,“长公主给你送了一个别院?”

虽然在旁人看来,武崇靖跟武攸暨的感情比父子还亲近些,但是太平公主对武崇靖也好,对武灵儿也好,没有特别的优待。

武攸暨和太平公主成亲的这几年,感情说不上多好。长公主这些年,身边既有朝堂上的名臣相伴,也有养在公主府的少年郎君为她解乏,武攸暨这个驸马,在长公主的心里不见得有多重要。

夫妻是命运共同体,长公主和武攸暨在场面上相敬如宾,是锦瑟和鸣的一对。

私下如何,又另当别论。

一个别院对太平公主来说不算什么,但也足以令人很吃惊。

太平公主的一个别院几百亩地。

武灵儿:“长公主说,算是给我的及笄礼。”

武崇靖:“可离你及笄还有好几个月。”

谁说不是呢。

武灵儿默默地看了武崇靖一眼,“长公主这么说,我也只能这么信了啊。”

武崇靖的脸色顿时变得很严峻。

太平公主过去也会给他们送一些礼物,无非是一些摆件和饰品。如今直接就把当年女皇陛下给她的别院,转赠给武灵儿,武崇靖很难不多心。

他上前两步,一只手撑着庑廊的柱子,沉声问道:“长公主与你说了什么?”

武灵儿没想着要隐瞒武崇靖什么事情,于是说道:“她问我,愿不愿意为她所用。”

武崇靖:“……”

坐在美人靠上的武灵儿站了起来,她绕过柱子,与武崇靖一起站在庑廊的台阶前。

“不知道长公主的葫芦里卖什么药,我想拒绝,可好像也轮不到我拒绝。”

这是小人物的悲哀。

武灵儿也好,武崇靖也好,甚至是武攸暨也罢,在太平公主眼里,不过是个小人物,除了受她摆布,没有别的选择。

武崇靖闻言,沉默了片刻,才徐声说道:“最近万骑和飞骑将领频繁变动,主要的得力干将全都换成了皇后殿下的亲信。这些事情,我本不想与你多说,但你自小在宫中长大,许多旁人不知的事情,你是看在眼里的。皇后殿下这般操作,不久之后,长安必定有变。”

上一次这样参政,频繁调动官员,安插自己亲信的皇后,是他们的姑祖母则天女皇。

武灵儿安静地听着武崇靖的话,心想你说不说,我都知道长安很快要变天了。

我不仅知道长安要变天,我还知道李显快死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这些人也离死不远了呢。

可那又能怎样呢?

武灵儿忽然说:“阿兄,昨日我去公主府的路上,遇见了临淄王。”

武崇靖对此并不意外,“当年相王带着几个郡王住在宫里的时候,唯一能与他们走动的便是长公主。相王和长公主兄妹情深,相王的几个郎君对长公主也敬之爱之,尤其是临淄王,他从小就喜欢长公主,每次从潞州回长安,必定前去向长公主请安。”

武灵儿:“阿兄与临淄王接触得多吗?”

武崇靖扬了扬眉,“临淄王向来不爱与我们来往,便是场面上相遇,不过点头之交。不过他身边的家奴王毛仲,我曾在酒宴上碰到过几次。”

武灵儿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武崇靖也没说话,他感觉到如今的局势看似平静,实则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巨变。

如今能影响大局的人,一派是相王和太平公主,一派是韦皇后和安乐公主。

相王李旦这么多年来,都是明哲保身的主,跟武家也没什么利益捆绑。

太平公主和韦皇后两人都不是安分守己的人,与武家利益捆绑很深,如果宫中有变,不管是谁挑起的,势必会波及武家。

武崇靖想起三年前李重俊带兵发动政变,第一件事情就是冲去武家砍死武三思的事情……

年轻郎君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阿妹。”

武灵儿狐疑地看向武崇靖。

武崇靖斟酌着言辞,神色自若地说道:“你在府中也住了不少时日,大概也觉得沉闷。如今已经开春,城外的杏花桃花等也将近花期,你可想去我们家城外的庄子住一阵子散散闷?”

武灵儿倒是没想到自家阿兄会想着将她送到城外去,愣了一下。

武崇靖又说:“我们在长安城外大概有三处庄子,有一处靠近骊山。骊山那边种了许多的海棠和杏花,我陪着圣人去狩猎时,曾见过骊山的春景,漫山遍野的海棠和杏花都开了,美不胜收。你若是想去,我明日便让彭叔派人去那边的庄子,等他们将庄子打点好了,你便去住一些时日。”

也好远离长安城里的这些纷纷扰扰。

最后的那句话武崇靖没说出来,长兄如父,他能为阿妹做多少,便做多少,不需要给她制造焦虑。

武灵儿却想自己不过是去了一趟梅花宴和公主府,回来就觉得焦虑不太想活,紧接着就听阿兄的安排去城外的庄子散闷,岂不是当了逃兵?

武灵儿挣扎不过片刻,随即释然。

——逃避虽然可耻但有用。

她还是需要多一些准备,还要物色一些她觉得可以用的人慢慢培养。

她从宫里带出来的几个贴身侍女,虽然机灵,可光靠她们,还成不了气候。

武灵儿想了想,便点了点头,笑着跟武崇靖说:“也好。我记得年幼时,阿耶和阿娘曾带我们去城外的庄子玩,那时我与阿兄一起上山捉鸟,下河摸鱼,好快活。”

武崇靖也想起了那段父母尚在的日子,那时候天总是蓝的,河水清澈,他和阿妹两人无忧无虑,每天都是快乐的。

那样的快乐,如今回想,仿佛是上辈子的事情。

武灵儿:“阿兄,你陪我一起吗?”

武崇靖摇头,“我护送你去,等你安顿好,我便回国公府。”

武崇靖是个行动派。

武灵儿答应去骊山脚下的庄子小住,他前脚出了花园,后脚就让彭叔派人去庄子打点。

武灵儿带去庄子的家奴,从宫里带出来的四个贴身侍女自然是带的,还带了几个国公府的老嬷嬷和十来个机灵的小侍女。

除此之外,武崇靖还派了二十个护院给她。

二十个护院是武崇靖亲自挑选的,其中有两个是年轻的娘子,她们是一对孪生姐妹,都是国公府的家奴。

翌日大早,武崇靖就让护院的领队赵凌风和两个年轻娘子去拜见武灵儿。

赵凌风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郎君,浓眉大眼,穿着一身劲装,身材高大。

两个年轻的娘子名叫夏夕雾和夏月见。

武崇靖吩咐他们:“从此刻开始,你们待县主如待我。”

武崇靖有些举动在武灵儿的意料之中,有些举动又在她的意料之外。

譬如说夕雾和月见这对孪生姐妹的事情。

武崇靖让几人退下后,跟武灵儿解释道:“从前你在宫里的时候,我便想着总有一日你会回家。我们身在长安,很多事情身不由己,你身边有懂武的小娘子陪在身边,日后万一遇上什么事情,也能有人保护。”

虽然不确定武灵儿是不是真的能出宫。

身为兄长,武崇靖希望能尽自己的所能为妹妹打点好一切。

如果不幸活在乱世,武灵儿身边有两个懂武的娘子陪着,也会方便许多。

武崇靖的用心,令武灵儿深受触动。

在她曾经生活的世界,绝大多数像武崇靖这个年龄的男孩,其实还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可武崇靖已经以一己之力,担起了国公府的重任。

虽说国公府就只剩下他和武灵儿,但偌大的国公府,光是家奴就上百号人,想要管好,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她先前的时候,也没想到不苟言笑的武崇靖竟是个心细如尘的人。

如今才知武崇靖心里装的事情,远比她想象中要多,考虑问题也很周全。

这时,武崇靖又说:“长公主那边,还是按兵不动为好。实在不行,还有叔父能为你挡一挡。”

本来焦虑得不太想活的武灵儿,昨晚睡了一个好觉之后,又变得有些没心没肺。

——天塌下来了还有高个子顶着,没什么了不起的。

她笑着跟兄长说:“这事也没什么,不用叔父为我挡。我们与长公主,是鱼帮水、水帮鱼的关系。等过了及笄礼,我便与长公主说,愿为她尽绵薄之力。”

等过了及笄礼,夏天就快结束了。

那时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两人策划的政变,应该也接近尾声。

至于太平公主想让她做什么……横竖不会是太平公主觉得她能像上官婉儿那样当个内宰相,大概率是想将她安插在哪个人的身边。

她愿意为太平公主所用,也不代表自己会任由太平公主搓圆捏扁。

但那些都是后话,武灵儿觉得当务之急,还是要做好眼前的事情。

譬如说,及时行乐。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

还是先去庄子度假赏春,快活几个月再说。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0 http://www.pinshu1.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