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瑶在六岁那年遇到楚玄。
她本姓林,自有记忆起,家中便有两个弟弟。她的父母在陇中务农,五岁那年,陇中大旱,大批的农田干裂,颗粒无收,父母带着两儿一女一路逃难,来到王都。
只是逃难的路上,她的幺弟得了急症,从发病到离开人间还不到七日。紧接着是她的父母,在离王都仅有数十里时,已患病的林父林母先后将仅存的粮食给了她和大弟,最后也撒手人寰。
他们走之前,千叮咛万嘱咐,让姐姐一定要照顾好弟弟。
那时的林瑶忍住眼泪,牵起弟弟的手,随着逃难大军进入王都。
那会儿,小小的她想,只要在天子脚下,随便在哪处打工,或者卖身给富户做丫鬟仆人,无论如何,她和弟弟都能有饭吃,能活下来。
等到了王都,林瑶才发现自己想错了。
由于逃难到王都的饥民人数太多,王都护城军将这些饥民全部赶到城北,每日施粥,但就是不让他们到城中。
这些饥民中,能活着来到王都的大部分都是成年男性。林瑶姐弟俩在每日的施粥中,根本抢不到任何东西。
一日复一日,林瑶每天都是偷着树根之类回去跟弟弟。有一天,林瑶已经饿到差点走不动路,仍旧坚持出门找吃的,但这次连树根也挖不到了。
几乎是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回到破草屋中,弟弟忽然从怀里摸出来半个馒头,上头沾满了灰,他仰起头,灰扑扑的脸蛋满是笑:“姐,今天外头有两个男的打架,他们掉了个馒头,被我捡到了,你快吃!”
林瑶饿得头昏眼花,伸手夺过就啃,啃了两口后,她忽然问:“那你吃了没?”
“吃啦,我不是说了,一个馒头,我吃了半个,特地剩半个给你。”
得了这句话,林瑶放心将半个馒头全咽进嘴里。
许久未曾吃得如此饱,她打了个嗝,和弟弟两人靠在一起进入梦乡。
只是,等她醒来后,却发现弟弟已经不会动了。
很久之后,她才知道,那日弟弟捡到的,不是一个馒头。
他只有半个。
然后,弟弟将唯一的半个馒头给了姐姐。
林瑶抱着弟弟小小的身子,坐在破草屋内哭了很久。直至第二日,她寻来些破麻绳绑成条,然后绑住已经死去的弟弟,一步、一步将他拖出破草屋。
她不能任由弟弟躺在那间破草屋,不然那些饿坏的大人,会把他的身体撕碎吃掉的。
一个五岁的孩子拖着另一个死去的孩子往河边走去。
这样的场景很快便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包括前来赈灾的国舅夫人一行。
国舅夫人心怀慈悲,知道发生在林瑶身上的苦命事后,立刻就叫人葬好她弟弟,然后将人带进国舅府。
林瑶从此有饱饭吃,还能跟府中下人一同习字认字。这样平静幸福的生活,在她随国舅夫人进宫后,又稍稍有些不同。
那天,穿得雍容华贵,活脱脱仙人下凡的女人指着那个白皙可爱的男孩,对她说道:“孩子,从现在开始,玄儿就是你弟弟。”
她又有了个新弟弟。
牵着那只柔软光滑的小手,林瑶心想,这次她决不会再失去弟弟了。
她一定要保护好弟弟!
楚瑶悠悠醒来,盯住头上纱帐好一会儿,目光逐渐变得清明。
“青箩,更衣。待会,随我去趟御书房。”
* * * *
在未嫁出宫之前,即便身为长公主,楚瑶也甚少踏进御书房。
楚玄登基后,除了朝前议事,下了朝,召见大臣最多的地方就是御书房。
后宫不议政事。
楚瑶今日来,得知楚玄正在召见礼部尚书,便到偏厅等候。
她是稀客,很快来喜亲自奉茶过来。
“哟,殿下,今个儿是有要紧事吗?不得巧,皇上正与周大人商讨要事呢。”
“无妨,我等等便是。”
楚瑶端坐于红木椅中,细细品茗,等到一拨人鱼贯走出时,她暗暗诧异。
大概……朝中是有大事发生吧。
这么想着,楚瑶被来喜引着踏进正厅。她朝御案后的皇弟行礼:“参见皇上。”
“姐姐免礼。”
楚玄见她神色凛然,眼中多了几分审度,但仍微微笑道:“许久未见姐姐来御书房,是发生了什么要紧事吗?”
楚瑶抬眼望他,下一刻,她双膝跪地,道:“皇上,我想出宫。”
御书房中寂静无声。
楚玄半垂眸,任由她跪在地,只问:“姐姐,是底下的人哪里伺候不周到吗?”
“不,长乐宫一切如旧。只是如今我身体无恙,实在不宜继续留在宫中,落人口实。”
“姐姐,你明明知道,朕留你在宫里,是不想你在宫外受委屈。”
“皇上,我已嫁入段府,便是段家的人,原先不过是家中琐事,并无委不委屈之说。”
楚玄声音沉了几分:“倘若那段老夫人又要去镜花庵吃斋念佛,你又该如何?”
“娘亲只是一时受江湖术士所惑,此番回去,我定与她敞开心扉长谈。皇上,此乃家事,当由我们自己处理。”
问答之间,楚瑶跪在地,腰板挺得笔直,双眼更是直勾勾与楚玄对视。
气氛陷入短暂的沉默中。
青箩未曾想主子今天态度如此强硬,一时间,她心里跟打鼓似的,总觉得表面上看着不喜不怒的皇帝……随时随地会大发雷霆。
但是没有。
半晌过后,楚玄深深叹了一口气,他踱步上前扶起楚瑶,苦笑道:“姐姐,朕明白了。”
他松开楚瑶的手,“你说的对,这是段家家事。你既然想回段府,想必也是想好怎么跟段老夫人化开心结。行罢,朕准了。”
楚瑶嘴角弯起。
但是,楚玄又道:“不过,朕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姐姐能否别急着回去,再留上些日子。”
“今日,礼部来报,大月国的使臣不日就将抵到王都。此次他们除了如往年般进贡美酒宝石,还献了他们的国宝。”
国宝?
楚瑶顿时好奇起来:“这国宝是何物?”
楚玄没有开口,旁边的来喜主动替长公主解惑:“殿下,这大月国的国宝不是物,是个人。”
“人?”
“而且,还是一等一的美人。”
来喜将听来的话如实照搬出来:“这美人是当今大月国国主的幺女,传闻她出世那天夜里,月光忽地照满整座王宫,还有异香阵阵,所以国主给她取为名:馥月。”
“这位馥月公主自幼生得美丽,连野狼窥见她的面容,也会自动退避,更别说大月国的男子。曾听闻她在城中一游,引得众人争相抢见,最后大打出手,伤亡无数。”
楚瑶诧异:“这世间,真有如此美人?”
来喜看了眼主子,笑道:“殿下,这远在千里之外的事,究竟是夸大其词,还是名不虚传,这个不得而知。”
楚瑶明白了。
大月国为向大楚示好,国主竟心甘情愿献上爱女,此举背后足见其忠诚之心。
同样的,大楚自然不能失礼于大月国。这位馥月公主入宫,起码也该封为妃子。
国事当前,楚瑶自然将个人得失抛之脑后,她朝楚玄道:“皇上,我明白了,那位馥月公主进宫之事,到时有用上我的地方,我当尽全力。”
“那便,有劳姐姐了。”
楚瑶领着青箩告退。窈窕身姿刚消失在视野中,楚玄眼底一点点黯下来。
来喜喉头滚了滚,硬着头皮禀报:“皇上,今早宜妃炖了燕窝送来,如今还温着——”
“来喜。”
“是。”
“此等小事你也拿来烦朕?”
来喜大惊,顿时跪地:“奴才知罪。”
楚玄看也没看他,径自坐回御案前批阅奏折。
可怜来喜颤巍巍地出门,忙叫来干儿子彭福,将东西处理掉。
那彭福瞪大眼:“干爹,那可是宜妃娘娘亲手炖的。”
“别说亲手炖,就算那些燕子是她亲自养的也一样。”来喜喝一声,彭福连声应是,赶忙去处理。
唉,他也是糊涂了。
想昨夜皇帝同宜妃出了长乐宫,连瞧也没瞧那宜妃一眼便回了正德殿。
来喜才想起,这宜妃进宫至今……还未侍过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