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时代小说家日常》
——By 秧漾 20250408
阳春三月,江宁府夜里又下了一场小雨,淅淅沥沥的雨水过后,晨起打开窗户看到的便是远处工业区萦绕不去的雾气,或高或低的建筑在这雾气中都有些形状模糊,若是这时候有个手机天气预报App,便能看到中度或者重度污染的提示的。
但这是大梁128年,没有手机不说,就是[大梁],都不是普通的架空古代。
这里的大梁,废除了奴隶制,贵族已成历史,皇室还在,却早已没有了实权,平日里低调得几乎毫无存在感。
而古代里的男尊女卑,在这里也不复存在,大梁女子的地位十分之高,不止可以读书经商,为官做宰亦是普遍寻常之事。
社会风气,乍一看俨然与前世现代的社会风气大差不差了。
是的,前世。
戴琳琅是半个月前才恢复前世记忆的。
前世的她生活在华国二十一世纪,家境普通,父母健在,有兄有姐有弟弟,家中排行第三,穿过来之前,还在准备毕业论文。
认真地说,她不知道自己前世是如何去世的,因为她虽然因为写论文和忙实习压力有些大,但身体体检向来健康,也没有连续熬夜,不存在猝死原因。
可她上辈子的记忆到这就结束了,再次醒来,就来到了这个陌生而特殊的大梁。
或者说,是因为她突然接收了上辈子的记忆,才会骤然觉得这个大梁陌生而特殊,在没恢复前世记忆前,她对这个大梁的一切都是觉得理所应当的,因为从她幼儿有记忆开始,大梁就是这样的。
用前世的话来说,她是胎穿的,只是不像一些穿越小说那样,拥有前世的记忆,所以从小到大,她也没展现什么身为穿越女的特殊之处,会有幼年期的懵懂无知,儿童期的贪玩爱闹,青春期的敏感叛逆……非要说有什么不一样,大概就是早熟吧,但也不能完全归为是穿越女的因素,认真归咎,其实还是环境影响。
这辈子的她一开始家庭是幸福的,虽说没有投胎于富商之家,但父母都是双职工,是十八线小城市的‘土著’,有自己的房子,有正式的工作,而她还是独生女,所有的资源都倾倒在她身上,怎么可能不幸福呢?
可好景不长,在她六岁那年,父母意外去世,她一下子成了孤儿,这对她的打击是十分重大的,哪怕幸运被舅舅家收养,舅舅舅母仁义,没有侵吞属于她的家产,生活上对她也是照顾的,但年幼失孤的创伤,寄人篱下的生活,到底还是会移了人的性情。
她变得敏感又拧巴,还极度在乎自尊,有些时候介意一些事也要装作云淡风轻,有些时候喜欢的东西也要说‘都行’‘也可以’‘随便’。
而在初三毕业后,更是毅然决然地填了一千公里外的地方上学。
在大梁,存在着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义务教育规定是六岁开始上学,强制要求上完小学六年。而有条件的或者在乎子女教育的,会在上完小学之后再给上初中,初中读三年,三年之后的毕业考也是统考,统考结束后,分数下来就可以选学校,类似于前世的高考。
但大梁是没有高考的,中考就是决定人生分水岭的时候。
中考结束后,有的人去工作,有的人去读书,还有的人已经相看起来,准备到法定年龄便成亲了。
大梁法定成年是15岁,成亲的年龄上女子要求18岁,男子要求20岁,不然就没有办法登记婚姻。
通常来说,从六岁开始上学,六年小学三年初中读下来,也就刚好成年。
成年后,是要开始像个大人一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拼搏的。
戴琳琅上学比较早,五岁就被父母走关系送去念书了,她初中毕业的时候,也就十四岁。十四岁不可能让她去工作更不可能让她去结婚,再说她成绩不错,又只是外甥女,到底隔了一层,故而她中考之后要继续念书,也是板上钉钉的事。
只是没想到她会填报那么远的学校,舅家一时有些接受不了,再劝慰她改志愿不成,复读也不愿意,多少有些生气。
可那时候戴琳琅一心只想要逃离,想要独立,想要自由自在再听不到旁人的闲言碎语,所以她走得很坚决,只是面上说起的理由却是她想去大城市看看,想去见识不一样的风景。
肇兴城说是城,人口却也就那么多,自然是不及大城市的繁华的。
最终舅家似是也接受了这个说辞,同意她去江宁府的风华书院念书。
这一来,到现在,也有了大半年的时间。
这大半年来,她的生活过得十分丰富且多彩,若非是半个月前跟同窗游湖,意外跌入水中,被救醒后发烧反复,突然恢复了前世的记忆,她也不会细细思索前十几年的记忆,借此来印证自己到底是胎穿,还是夺舍。
虽然她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但其实还是很能辨认出来的,这具身体的一切自己都十分熟悉,往日里一些细小的习惯,也全然没有遗忘。
而且夺舍的话更多是‘接收原主的记忆’,她却是接受前世的记忆。
如此一来,便有清晰结论了。
而在确认这一点之后,戴琳琅还是舒了一口气的,毕竟她还是更喜欢自己的身体,而不是[夺舍]她人。
但可能是前世的记忆太过庞杂,她坠湖后的身体还是养了将近半个月才算彻底养好,前些天助教还曾来探望,言明若还是不适,多请一些时日的假期也是可以的。
不过再长一些,可能就得申请暂时休学,否则功课跟不上,也是麻烦事。
风华书院是正经的书院,在教书育人和规章制度上,还是很有要求的。
戴琳琅没有休学的打算,所以身体好了之后,便准备销假去上学了。
她养病这段期间是住在书院外面的。
刚开学没多久,她就想申请外宿,但当时助教没允许,所有新生第一学年都必须强制住宿,之后才可以打相关的申请。
可是风华书院有□□成是江宁府及其周边的本地人,外地学生实在是少,文书院这边,女生寝室是六人间,她分配到的宿舍里,四个都是本地人,其中三个还都是相互认识的,一来她们三个就抱团在一起。
而剩下那个本地人和另一个外地的,虽说在宿舍她们都没有认识的朋友,相互之间也愿意凑近,但问题是她们这个宿舍是混合宿舍,这两个人是别的班级的,大部分时候上课都与戴琳琅没有重合。
戴琳琅和本班级三个人走在一块吧,会有被无意识排挤的情况,并不是说她们三个性格不好,而是她们认识多年,彼此之间的默契话题,都不是她这个局外人可以轻易加入的。她又不是长袖善舞或者顿感力强的人。
可若不走在一块,同一个寝室同一个班级,班上人也会问起,这搞得好像被孤立或者被排挤,大家的面上都不好看。
再加上集体寝室生活琐碎和磕碰之事太多了些,能在初中毕业之后还来上学的,在这个时代都算是家里条件不错,或者也得是受宠的人才行,不然学费就足够普通人家头疼的。
别看这个大梁普及了义务教育,但高等教育却不像戴琳琅前世那样,普通家庭也能上得起。
在这个时代,义务教育后就毕业的人比比皆是。
戴琳琅一个孤女能在初中之后继续学习,除了舅家仁义,还因为她父母给她留下的家产。这辈子父母是当地土著,房子是有一座的,舅舅将其租出去后,每年的租金都是用在她身上,一个铜板都没有昧下的。此外,便是父母从前的积蓄和厂里给的抚恤金,那一笔钱舅家一直收着,当着厂里人的面说了给戴琳琅做嫁妆。
在考上风华书院后,戴琳琅就让舅舅把这笔钱从大梁银行里取出一半给她上学用,否则,光是靠宅子的租金,也是不够的。
总之,在这时代能接受高等教育的,都是有一两分底气的,不是来自家底,便是来自宠爱,或者是本地风气。
这样的一群人聚在一个宿舍,会有各种磕磕碰碰和口角是再正常不过,一家人过日子都会争吵,何况只是同窗呢?
再加上戴琳琅此前都是自己一个房间的,骤然搬入集体寝室中,真的很不习惯,是以,她就产生了外宿的念头。
可惜被助教拿校规驳回了。
但在第一学期结束后,戴琳琅还是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了,其中原因,以恢复记忆后的自己看来,就是因为一些隔阂与拧巴情绪,她不想回肇兴城过年。
并非是舅家对她做了什么过分之事,公道地说,舅家对她的照顾是真的周到的,只是她失去父母的年龄是已经记事又不够懂事的年纪,舅舅家孩子多,她有一个表哥两个表姐,还有一对龙凤胎表弟妹,舅舅舅母每天上工都耗尽一天精力,回来还要断孩子的官司,她又只是个外甥女,身份上隔了一层,总有顾不上来的地方。
而舅舅舅母又将宅子租金全部用在她身上,一年四季衣服都是没少买,但他们条件又无法让每个孩子都同时拥有新衣服。
年纪大而懂事的大表哥和大表姐对此理解,至少面上是不会表露出什么来,年幼的龙凤胎表弟表妹还处在只爱吃爱玩的年纪,但与她年龄只相差一年的二表姐见了却会觉得委屈,会哭会闹会争执,嘴巴坏起来还会让她滚出自己家。
再加上周边邻里邻居的碎嘴子,时不时或当年或背面地说起四六不着的话,所以十四岁的戴琳琅才会那么毅然地选择离开家乡,来到这相距一千公里以外的地方上大学。
也会在第一学期结束后的寒假,拧巴地选择不回去过年,借口车票买不到,书院可以留宿。
事实上,学校并不允许留宿,从江宁府回肇兴城的车票也并没有她说得那样紧缺。
大梁不是她前世历史上的古代大梁,而是出现了蒸汽机,拥有蒸汽火车的大梁,在建国128年之后,全国的交通网络已经很发达了,大城市之间的车次增多不说,便是小城市甚至是小县城,也基本都有了火车站。
各地之间对户籍的限制,也并不像普通古代那样管理严格,跨城市工作/旅游甚至跨省工作/旅游在这时代都是比较容易的事,只要付得起车票钱就行。
但这时代工作机会又不比后世多,江宁府虽然也是大城市,却不是肇兴城所在省份的人们打工首选之地,肇兴城所在的省城靠海,工厂也多,本省和附近省份就算外出打工,首选也是省城,而不是江宁府。
同样,肇兴城所在的省城也有知名学府,本省人轻易不会选择外省,更别说是相差一千多公里的江宁府,故而哪怕寒假是临近春节,却远没有前世春运塞车,一票难求那种可怕现象。
但好在肇兴城所在的省内交通临近年节运输压力大,买不到票的情况也是有的,戴琳琅的舅家没出过远门,她这个借口也说得通。
再者从江宁府回肇兴城的车票并不便宜,哪怕她申请了学生票价,来回一趟的车票都要将近1两银子,更别说火车并不是直达的,中转的时候可能会停靠大半天甚至一天,路上的吃吃喝喝都是需要花钱的。
她又是一个女孩子,独自搭火车并不怎么令人放心,故而收到戴琳琅的信件后,舅家也没有提出异议,还提前将老宅的半年租金汇给她当生活费。
而正是有这笔生活费,在寒假结束后她也没有退租,是以这回生病,才能在外面修养。
一想到这回销假后要继续住在集体宿舍,饶是恢复了前世记忆的戴琳琅,都想要叹口气。
前世她都快要毕业,已经在外面实习租房了哎。
现在这算不算一朝回到解放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