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母女相认、痛哭流涕的戏码,有的只是双方打了个招呼,认了个脸。
亏昨晚林蕴还暗自排练了一番,担心今日的哭戏哭不到位,她在袖子里藏了一截辣椒,刚刚船上的时候就偷偷摸指头上了,如今全都没派上用场。
虽然意外是这么个场景,但已经发生了,林蕴转念一想又没那么意外。
若是宋氏走的是母女情深的路数,知道林蕴找回来了,她肯定是马不停蹄地从农庄赶回宁远侯府见她了,而不是跟个没事人一样在林园看书。
林蕴一开始还以为这农庄离得很远,所以她们才迟迟不回,可自己亲自走一趟,发现原来只是半日的路程啊。
林蕴的归来没有改变宁远侯府半分,宁远侯去忙公事,母亲和祖母都在农庄待着,没有要回来的意思。
也许原身也是想到这些,才对宁远侯府没什么留恋吧,她离开的时候,没提多年不见的父母,只惦记着送信,只托林蕴看看院中桂花的盛开。
连便宜表哥都还追问了好几番,宋氏却没问半句林蕴过去十五年过得如何,这个母亲只是说:“一听到你回来的消息,又刚好快到腊月了,冬日庄子里冷,我们本来准备即刻回去的,但老夫人听到你的消息太激动,病了一场。”
看着宋氏脸上平淡无波的表情,林蕴觉着比起她回来了,庄子里冬日冷可能才是她们想回府的原因。
大周重孝道,林蕴觉得这地方她应该关心两句,她问道:“十几日过去,祖母如今身体如何了?”
宋氏:“前几日就好多了,本来想着水榭不适合养病,她好转些就准备动身回宁远侯府,但栖棠照顾老太太辛苦,老太太刚好些,她又病了,这才耽误了,没及时来回去看你。”
林蕴又走流程地关心了一遍堂姐,心里却不无恶意地想——
这听着像经典开局,
这位堂姐不会也是个难缠的人吧?
她是真病,还是假病?怎么这么巧?
不是林蕴喜欢把人想得太坏,她这毛病也是来了宁远侯府才染上的,此地奇葩众多,得先把最坏的情况想到,以免又被打个措手不及。
宋氏又问了几句林蕴读过什么书,林蕴看着宋氏那副“你一定没读过什么书”的讨厌样子,真想回答自己在看《Plant Gene Regulatory Networks: Methods and Protocols》。
林蕴猝死前那天晚上刚读完,宋氏瞧不起谁呢?她肯定没读过吧。
许是林蕴没立刻回答,宋氏报了几个书名问林蕴读没读过。
“《四书章句集注》《焚书》读过吗?”
“《易传》和《古文真宝》呢?”
“那四书五经?”
林蕴通通摇头,前面几个书名听着都陌生,最后的四书五经,林蕴也只学过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本中的节选,算不上读过。
宋氏最后问读过千字文没。
林蕴只记得前面那几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之类的,又摇头。宋氏也跟着摇了摇头,再不分半分眼色给林蕴了。
接下来和宋氏的对话倒是轻松,因为宋氏明摆着不想理她,急着送客继续看书,林蕴也应付几句,主动告辞。
宋氏果然连场面上的客套话都没说,直接让林蕴退下,还是宋氏身边的嬷嬷补了两句:“昨日听到你要来的消息,夫人高兴得不得了,连夜叫人把无舟渡收拾出来了,等着你来呢。”
林蕴忍不住又扫了宋氏一眼,拿出做研究的观察力,也没在这张冷漠的脸上看出一丁点的喜悦。
林蕴方才还懊恼昨日排练了许久,没派上用场。这就跟精心准备了报告,觉得自己一定会对答如流,结果组会上根本没人提问她一样憋屈。
如今这嬷嬷睁眼说瞎话,谈宋氏思念她,这简直给林蕴搭好了戏台子,她顿时戏瘾发作,正准备把指头往眼角一贴。
不料一只手按住了她,林蕴有些好奇地看着身旁的袁嬷嬷,只见袁嬷嬷说道:“我们二小姐也是思母心切,在宁远侯府想母亲想得眼睛都哭肿了,今日才消了一点,昨日决定要来农庄,晚上知道第二天就能见到母亲了,激动得在床上辗转反侧呢。”
林蕴眼眶微红是大家都能看得出来的,虽然原因是昨天她为自己的心气哭了一场,今日又被沙迷了眼睛。
有了红眼眶的佐证,林蕴觉得自己的“思母心切”比宋氏的“连夜打扫住处”有含金量多了——
她是亲自哭的,住处可是仆从打扫的。
感觉比赢了,林蕴满意地收回了手。
对面的嬷嬷无疑也是个聪明人,当即接过戏词,接着唱:“果然不管隔了多久,母女之间都是心系彼此呢。昨晚夫人就都想好了,二小姐傍晚才到,从府里赶来实在是辛苦了,今日先回无舟渡好好歇着,明日再去看老夫人和大小姐就成。”
在两个主子无所事事,两个嬷嬷情真意切中,这场母女相见的戏码总算落下帷幕。
等林蕴携一众仆从到了西边的无舟渡,已经忘了好奇为什么阁楼要取这么个怪名字,这阁楼实在令人震惊。
一条曲廊通向水中的船型建筑,这“无舟渡”周围全是水,远远看去,还以为真是条船呢。
引路的侍从介绍道:“如今是冬日,莲花都谢了,等到夏日,这水面开满白莲花,才真是美不胜收。”
土包子林蕴表面镇定,内心已经遗憾为什么没有手机相机,让她拍一张留作纪念了。
等进了阁楼,里面的布置倒还是在林蕴的想象之中,袁嬷嬷让这楼里原本的婢女都去外间守着,又吩咐时迩去打盆水。
等水送到了,袁嬷嬷拉着林蕴的手放入水中:“二小姐还是洗一洗,莫再迷了眼。”
林蕴的小把戏自然瞒不过袁嬷嬷,她在船上就看见二小姐在袖子里摸来摸去,到了堂厅中,袁嬷嬷又站得离她近,几乎是林蕴一伸手,袁嬷嬷就闻出来了。
她本来不打算管的,但她目睹了侯夫人全程的冷漠,袁嬷嬷替二小姐感到不值,她是真的有些心疼这个孩子。
幼年时颠沛流离,好不容易回家了,也没感受到半分来自亲人的关爱。
袁嬷嬷的手在水中轻柔地搓洗着林蕴的指腹,她有些语重心长:“你别怪嬷嬷多事,这样一个母亲,你莫投入太多感情,才不至于受伤啊。”
袁嬷嬷来林蕴这里之前,也听罗嬷嬷说过宋氏,宋氏是太后手帕交的亲女儿,按理说太后也应当多关照宋氏的,但宋氏万事不过心,眼里只有她自己和她的书,太后实在觉得和宋氏相处不来,之所以这么乐于照顾林蕴,也存着宋氏肯定不会好好对待林蕴,只当个甩手掌柜的预知。
袁嬷嬷一开始还想宋氏应该不至于,当了母亲总得有些责任感,没想到今日一见,罗嬷嬷说得果然句句属实。
林蕴点头说自己不伤心:“母亲过得好,总比她过得不好要强。”
宋氏是个只顾自己的母亲,从好的那面想,起码没太多心思来为难她。
林蕴不觉得自己可怜,但周围人明显不信她不伤心,很是心疼她。
如意眼眶子浅,想着方才侯夫人对女儿的冷漠,都要落泪了,美人垂泪,我见犹怜。
她红着眼睛拿帕子细细擦干林蕴手上的水,低着头瓮声道:“我还会一种新头型,梳起来漂亮又不累赘,明日我就给小姐梳,保管让小姐漂亮又舒服。”
时迩也绞尽脑汁地哄:“昨日吃了冰酪,今日不能再吃了,等会儿我去小厨房看看,给小姐做碗水晶皂儿。”
袁嬷嬷则说:“今日二小姐也累了,一个时辰的课明日再上吧。”
林蕴笑了起来,为一个新发型、一碗甜水和推迟的课程,也为这屋里有真正关心她的人。
“发型和糖水我都收了,课还是要上,不能耽误事儿的……”
***
鹤鸣楼中,下值的都查院右佥都御史徐正清带着一个随从在大堂中吃饭,他和裴合敬是同级,关系也不错。裴合敬身死后,徐正清也总觉得宅子里不安全,就让妻子带儿子去娘家住一阵子。
家里没人陪他吃饭,他这几日都是在鹤鸣楼中对付一二。
吃完正准备放下筷子,就听见前面两个小吏在聊什么都查院,徐正清悄然竖起耳朵。
“大理寺案子要结了,据说裴御史就是运气不好,贼人进来抢钱碰见他了,给他杀了。”
“真的呀?我还以为是得罪人了呢?毕竟都查院的差事可不好做。”
“我也觉得是得罪人了,但听说陛下这些日子都不早朝,反正中间一运作,这事就这么结了。”
“唉,那真是运气不好。”
徐正清听见“运气不好”,手捏紧筷子,额头上的青筋都爆出来了。
死的那个是正四品都查院左佥都御史,不是无名之辈!
他记得裴合敬前段时间都在草拟一封密折,他是为了公事,何谈运气不运气!
他们都察院监管百官,随随便便就被人害死了,简直是荒谬至极。
徐正清气得鼻翼张开,直喘气,他“啪嗒”一声放下筷子,决定去找他的上司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陛下这几日都没早朝,但他不信陛下永远都不上朝了,徐正清要联合整个都察院,狠狠参大理寺一本,再问问他们究竟是受了谁的指使,如此猖狂!
他们都察院可是死了一个人啊!这事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