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宁心里碎碎念个不停,下车后还是直接去了菜市场。
马玉书点名要的猪肉、排骨、猪脚都得买。
村里到镇山骑车要半个小时,现在一家人回了村里,买东西不如以前方便。
蔬菜可以自己种,这鱼肉就得全靠买了。
住在村里,想要每天都吃到新鲜肉是不可能了,不过家里有个大冰箱,一次买够一个星期要吃的肉食还是可以的。
手里有了钱后,叶宁买起东西来也不手软自己喜欢吃的排骨必须得多囤,牛肉也不能少,马玉书做的的土豆炖牛肉能把人香迷糊。
当然水果也不能少,如今正是草莓上市的时节,又红又大的草莓来上两斤,路边水果店有活动,三十八一斤的榴莲也得来上一个,这东西叶宁一家三口都喜欢吃。
还有就是零食,村口的小卖部主卖烟酒和调料,零食也就是一些辣条和小甜水。
叶宁爱吃薯片、牛肉干……零食店里扫荡一番,出来的时候手里就拎了满满两大袋子。
清点过车斗里的物资,确定没有遗漏的东西后,叶宁又开着车去了加工棉被的街边小店。
在网购发达的大环境下,做手工棉被的店铺生意一般,上次叶宁来买棉被的时候还和老板闲聊过,对方是祖传的手艺,有了机械压棉床后做一床被子快多了。
眼下这个时节,正是棉絮店的生意旺季,上次叶宁来时店里存放棉被的架子有一半都是空的,今天来的时候倒是满满当地堆满了。
棉絮店的老板满脸喜气地指着架子上做好的棉被对叶宁道:“有家人在乡下建了别墅,四兄弟呢,一人一层,光是棉被就定了十几床。”
老板这话一出,叶宁还没来得及出声呢,店里其他的客人就接过了话茬:“前两年那个事一出,手里有钱,老家有地的人都一窝蜂回家建房子了,这以后要是再有这样的事情,守着家里地,至少不会吃不上饭。”
长溪镇这种小地方,压根就找不出几个有钱人,这一家人风光回乡,无疑是镇上最近最大的谈资。
“这家人可有钱了,听说那大别墅光是装修就花了三四百来个。”
“听说爷爷辈是矿上的工人,早早就进城了,后来改革开放了,靠做运输起的家……”
见两人越聊越兴奋,叶宁虽然也想继续听有钱人的八卦,但她还有正事要干呢。
叶宁清了清嗓子:“老板,你这里有现成的棉被吗,我要买三床。”
顾骁是只要一床被子,不过叶宁能从兄妹两平常的衣着打扮中看出一家人的情况,顾家奶奶的棉被不能用了,兄妹两的被子估计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来都来了,索性就一下子全备齐。
老板有些为难:“哟,现成的没有,不过正好有个客人定了三床被子,一个多星期了都还没来拿,一米八的,你要是急用的话先拿走,我等会儿给他重做。”
有现成的棉被省了等的时间,叶宁自然是愿意的:“行,我都要了,还有你这被套我也买六套。”
棉絮店也卖床单和被套,不过是那种样式老土的大花棉被,这样的款式叶宁只在爷爷奶奶在世的时候见他们用过。
不过样式老有样式老的好处,这花花绿绿的被单一看就是上个世纪的流行款式,这会儿拿去给顾家人用再合适不过了。
叶宁这话一出,棉絮店的老板就更高兴了,他这店里的床单是他媳妇儿自己做的,因为棉布的样式不好看,一年也卖不出两套,今天一卖就是六套,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替叶宁把棉被捆好后,老板又拿起杆子给叶宁取挂在墙上的床单和被套:“这些被套虽然款式土,但是质量可不差,正宗的老粗布,结实耐用,我给你算便宜一点,九十块钱一套。”
这个价格一出,叶宁不由得愣了愣,马玉书是个注重生活品质的,家里用的床品都是买的好的,叶宁现在用的就是真丝床品,和动辄几千块一套的真丝四件套一比,眼前的这些床单绝对称得上是物美价廉了。
看着老板挂在墙上的这些床单被罩,听着他吐槽玩意儿一年也卖不出两床,偏偏家里的败家媳妇儿前几年图便宜,一下子买了一大批布做了一百多套,也不知道要卖到猴年马月去了。
想到顾骁那边布料的短缺,叶宁心中也有了主意:“老板,你要是再便宜一点,这些床单和被罩我都给你包圆了。”
棉絮店老板闻言一愣,当即就摆手道:“不是,我就是随口抱怨两句,卖不掉就放着,你一个小姑娘,买这么多这玩意儿也没用呀。”
老板把叶宁想成了心好的小姑娘,他
叶宁一脸认真道:“有用,我有个朋友是开网店的,这种老粗布的被单是有销路的,你便宜一点,我拿给她试一试,要是能够卖出去,也能顺便赚点零花钱钱不是。”
听叶宁这么一说,老板高兴地一拍脑袋:“还是你们这些年轻人脑袋灵活,是了,这网上卖什么的都要,这被单肯定有人买,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就喜欢用这种老粗布做的床单呢,亲肤又透气。”
确定叶宁不是在胡闹后,老板也就放心了:“网店什么的我是弄不来,既然你要做,那些床单被罩我就便宜卖给你了,连你手里的这六床,我都给你算八十块钱一套。”
这个价格确实不算贵,毕竟这可是两米宽的床单,一米八的被套,有的还是两米的被套,算一算用的布料就不算少了,更别说还需要人工把这些布料加工成四件套。
叶宁也没讨价还价,直接就让老板去点数了,最后店里的一百二十三床四件套,都被她给包圆了。
一下子就清完了店里所有让人头疼的存货,棉絮店的老板很是高兴,结账的时候还不忘给叶宁抹了个零,三床被子加一百多床四件套,只收了她一万块钱。
有了床单这个计划之外的产物,回村里的时候叶宁只能把车斗上的罩子系得紧紧的,彻底隔绝村里人的视线,免得大家发现她一下子买了这么多的床单,不好解释。
然而叶宁还是把事情给想简单了。
——回村的路上没人发现,回到家后才发现她家院子里坐着不少的人。
叶宁略微一思索也就明白了,这是见他爸妈回来了,村里相熟的都来看望了。
再一看堂屋里堆着的牛奶和营养品,好嘛,大家上门都没空着手呢,按照这个架势,今天村口小小卖部的营业额怕是破历史新高了。
院子里这么多人,叶宁倒是不好把三轮车里的东西拿下来了。
停好车后叶宁一一问候过一圈后,立刻把马玉书拉到了厨房:“什么情况?”
马玉书也有些无奈:“村里人都这样,我们回来的时候他们就过来了,好多东西都是他们帮着搬的。”
说完马玉书朝坐在靠椅上的叶卫明抬了抬下巴:“你爸今天挺开心的。”
叶宁本来觉得麻烦,这会儿听马玉书这么一说,心里的烦躁瞬间就消散了:“我买了一些东西准备拿到那边去卖,这会儿人多,先不拿下来了。”
“没事,看我的。”马玉书抬手按了按女儿的胳膊后转身离开了厨房:“姑婆、伯娘还有幺爸,你们坐,我去煮饭,中午就在这里随便吃点哈。”
听马玉书这么说,院子里的人赶紧起身:“哎呀,你们才回来,要是收拾的地方多,不麻烦了,别做我们的,我们马上就走了。”
“就是,家里也做好了,我们先回去了,卫明啊,没事你就来村口,你堂爷没事就爱在那里下棋,我记得你也喜欢,多出来走一走,别在家里闷着,对你身体没好处。”
“还有玉书,晚上我们会在村口那个小广场跳广场舞,你没事也来玩。”
一群人互相客气则,饶是马玉书再三挽留,院子里的人还是走了个干净。
送走最后一位客人后,叶宁转身朝马玉书竖了竖大拇指:“啧啧,姜还是老的辣哈。”
马玉书没好气地白了叶宁一眼:“少贫嘴,我本来就是真心的,刚才来的都送了礼,今天是来不及,等以后有时间了,少不了要请大家吃一顿。”
叶宁沉吟了一会儿后开口道:“我们回老家也算乔迁新居,等收拾完这些东西后,找个一条龙办场坝坝宴,把这些人都请过来不就行了。”
马玉书低头思索了片刻:“倒也是个办法,回头我问一问,看哪个厨师手艺好点。”
闲话家常完毕后,叶宁就开始往粮仓卸床单,她从棉絮店老板那里要几个装棉花的编织袋,这会儿正好一袋子一袋子地把这些东西搬过去放到大坑里。
然而叶宁拎着一袋子东西刚到门那边,就听到一个挺耳熟的声音说道:“诶,你说顾灵那丫头不会有事吧?”
另一个看着好像是之前抢顾灵猪草的小姑娘小声道:“谁知道呢,这么冷的天掉到堰塘里泡了那么久,呛了水又发着烧,估计是不成了。”